平 仄
原来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作者 夏非冬
平仄是中国诗词声调的分类。“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分别称为平、上、去、入。第一声是平直的,其余三声有高低不平的变化。
平仄是在上述四声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就是把四声分成平仄两部分。平,是四声中的平声,表示平直的;仄是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表示曲折的。平仄运用到普通话里,就是把普通话的四声一分为二: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现代人创作新韵格律诗,其平仄标准按普通话四声标准执行,符合现实。普通话四声里没有标注入声,古入声被分别划入其他三声里面了,人们把这种现象叫作“入派三声”。这样一来,用普通话标准去判断古人诗词的平仄,有时候会出现今古不一的现象,这是自然的。必须明确这一点。
平时我们口中的“平仄”其实是平平仄仄的简称,在诗句里,平平仄仄是一个固定的链条,不能压缩也不能延长,即不能压缩为“平仄”,也不能延长为“平平平仄仄仄”。必须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这样的双音节模式去遣词造句。如:晴川历历汉阳树(平平仄仄0平仄) ,芳草萋萋鹦鹉洲(仄仄平平0仄平)。平平仄仄是有梢有根的,平平的“梢”是第一个平,“根”是第二个平;仄仄的“梢”是第一个仄,“根”是第二个仄。实际运用中,梢可以变通,根不能变。上面两句诗中,“0”表示可以变通部位。变通后的情形可以是:“0平0仄0平0仄”,可见其中根没有变。这叫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梢不论,根分明。这就是平仄的基本原理,详细规定还有一些,有待专门探讨。
平平仄仄是汉语出现双音节词语以后表现出来的声调起伏现象。远古汉语中没有平平仄仄。
五千年汉语文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到复杂的阶段。最早的语言文字都是单音节字、单音节词。直到春秋末年,左丘明的文章如《曹刿论战》,还都是单音节词汇。比如:“十年春,齐师伐我⋯”“齐师伐我”这四个字译成现代双音节汉语,至少可以变成八个字:“齐国的军队向我们发起进攻”。再看看《确龙说赵太后》这篇古文中的人物对话,其文字语言,都是单音节词,十分干练:“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意思是说:“赵太后明触地告诉她的部下,有谁敢再说让长安君去充当人质的,老妇我非吐他一脸不可。”通过古今对照可以看出,汉语言文字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字词句由单音节走向双音节、多音节。以上列举的古文句例是春秋时期的,其实汉语字词句的扩展很早就开始了。随着乐曲的出现,人们跟着美丽动听的音乐节拍,演绎出了字词句的重复,拉长了字词句子,从而出现了大量的双音节词汇。如:酝酿、斟酌、创造、运用、学习、喜欢等等,都是双音节词汇。双音节词汇,是人们把字义相同或相近的字词组合在一起,用来表达意思,可以达到对语义的双重解释,互字见义,同时也增强了语言气氛。这是汉语文的一大发展。
在文明文化的进程中,我们的语言文字不断发展,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强,语言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双音节词与双音节词进行再组合,又构成了常用的相对固定的四字词组,这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汉语成语。
汉语成语的声调有一个明显的规律,就是符合平平仄仄的规律。这是平平仄仄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生动反映。从这一方面看,平平仄仄和我们并不陌生,它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的生活。
一、平平仄仄形式:轰轰烈烈、欢欢喜喜,三三两两,辛辛苦苦,吞吞吐吐,花花绿绿,形形色色,崇山峻岭,崇洋媚外,刀光剑影,刀山火海,海枯石烂,既往不咎,见风使舵,江郎才尽,江河日下,等等;二、仄仄平平形式:密密麻麻、普普通通、简简单单、奄奄一息、春暖花开、金戈铁马、金口玉言、举世无双、举案齐眉、似是而非、藕断丝连、耀武扬威、多事之秋、多难兴邦、在所难免,等等。所有汉语成语基本都要遵循这一规律。出现例外的,只占少数一部分。我们生活中好听的语言,它的音调起伏,抑扬顿挫,都是符合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格律的!诗歌的熏陶,催生出一种美丽的组词形式,一种动听的语言乐章。它是民族文化的风采,打着中华文明的烙印!
以上就是在中国讨论了几百年的格律诗词中的平仄音韵问题。平仄是汉语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语调起伏现象,它的诞生是一种发现而不是创造。南朝的沈約,首先發現了平仄在詩歌中的存在,當時的文人都不大在意,即使聽說了也不一定買帳。與沈約同為竟陵八友的大詩人梁武帝的反應足以證明這一點。據《太平廣記》記載:重公有一次拜见梁高祖,高祖問他:寡人听说在外边流传有什么“四聲”,怎么回事?重公想了一会儿,马上答道:“天保寺刹”这四个字就符合平平仄仄。重公出来以后,碰见刘孝绰,炫耀刚才自己在皇帝面前有效地施展了自己的能耐。刘孝绰听后不以为然,说:笨!你不如说“天子万福”,这句话既符合平平仄仄,又让皇上高兴!现在看来他们二人举例说明的两句话都不符合普通话四声要求,这是今古差异。沈约死后,过了143年,又出了两个人,一个叫沈佺期,一个是宋之问。二人对平仄作了进一步明确。对诗歌从古律到格律体的过度,起到规范作用。但他们以偏概全,搞平仄扩大化,给后人设置很多门槛。梁帝没搞明白,李白也不把这些当作一回事,生怕以此影响自己的创作思维。至于我们这一代,也不必把它看得过高,过于神秘,他就在你身边,语言交流中你时刻在用,并且从来没有用错过。但也不应该轻视平仄,它是我们的过去,我们的现在,对此不能嗤之以鼻!
平仄在华夏大地上没有地域界限,没有古今障碍,没有东西南北语言差别,放之四海皆可用。唐诗,北京话可以读,广东话更可以读;河南、山东人可以读,陕西、四川人同样可以读。对于不同方言来说,其实就像音乐变调,歌曲“好一朵茉莉花”,A调可以演奏,D可以演奏,B调C调同样可以演奏,至少可用七个以上的调子演奏,你怎么能说只可以用A调演奏呢?各地用各地的调子演唱同一个作品,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各种方言吟咏唐诗宋词,是声调一体化平移,就像整体平移一座大楼,不论挪移到哪里,大楼依然是那座大楼,并非拆卸得一砖一瓦,面目全非。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