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战略部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国家、社会和学校的普遍重视。现实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大学生创业呈现出创业热情高涨与创业成功率低下的现象,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社会、高校与大学生在观念上对创业理解存在偏差,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对这些偏差做出思想上的匡正。
现实困境:大学生、高校与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观念误区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大学生群体作为时代的先锋,充分发挥其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开启创业的“微时代”。然而,在现实中,大学生创业却面临着学生自身对创业的认知困惑、高校学生管理者对创业的认知误区,以及社会对创业的误解误读等困境,导致大学生创业质量不高。
1.大学生对创业的认知困惑
一是就业观念相对局限,对创业的内涵认知、认同不足,对创业的角色定位缺乏正确的认识。部分高校学生在大四面对就业抉择时,才开始谈论关于职业发展规划的话题,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清醒的个人认识便匆匆投入到“创业大军”中;还有大学生看到身边的同学阶段性创业成绩不错,在不甚了解的情况下盲目加入创业队伍,在“学业”与“创业”的时间分配中难以权衡,在“学生”与“商人”的角色扮演中难以拿捏,在“休学创业”与“在校创业”的抉择困惑中左顾右盼。二是创业观念相对狭隘,对创业困难预估不足。大学生没有经过社会历练,往往将创业过程看得过于简单,而且倾向于追求热门行业,这表明大学生的创业观念还处在相对模糊的状态。这种认识误区导致其对创业困难认识不足,既缺乏理性和计划性,又缺乏社会经验和心理准备,一旦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与挫折便会陷入沮丧消沉或一蹶不振。
2.高校学生管理者对创业的认知误区
首先,对高校大学生创业认识不足。一些高校并未将大学生创业纳入高校教育教学的顶层设计中,因而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科教育而忽视创业的实践教育。其次,大学生创业专业性塑造缺失。高校创业教育必须以系统理论支撑,然而事实上,高校创业教育投入力度不足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高校创业指导教师本身拥有的创业教育知识不够系统全面,缺乏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将创业教育等同于普通的学科教学,导致高校在实践过程中难以体现创业教育的特殊性、时代性和实践性。最后,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定位模糊。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相对比较晚,即使现在有了快速的发展,但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而在探索过程中,形成了“窄化”和“泛化”两种定位倾向。“窄化”是把狭窄的“企业家教育”推向全体学生,而“泛化”是将创业教育定位于素质教育。这两种定位都是对创业教育缺乏深入研究的表现。
3.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误解误读
大学生创业的发展,需要来自社会和市场更多的公益支持和有效的资源配置。目前,能够协同服务大学生创业的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社会公益配置的力度和效度仍然存在较大不足,创业资源缺乏仍然是大学生创业者的首要“拦路虎”。与此同时,媒体对大学生创业的解读过分渲染个别创业项目的阶段性成果,缺乏对大学生创业社会效益的长期性关注,导致大学生创业发展“重心不稳”。
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大学生创业本质上内合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大学生创业,基于高校创业教育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涵达成认同共识,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大学生创业本质上的内合。
1.国家层面:体现创业战略构想
近年来,国务院连续发布了多项关于大力发展众创空间、“互联网+”行动等支持性政策,进一步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除此之外,国家还设立了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为“互联网+”创业提供资金支撑。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都体现出国家重视创业、鼓励创业和藏富于民的战略构想。而其实现在社会层面有赖于创业氛围的营造,在个人层面有赖于创业意识的树立,这些都呼唤着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理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创业意蕴深远。“富强”的价值目标,从顶层设计的层面赋予大学生创业深刻内涵,其可以是个人通过创业成就自身事业的“富强”,更高层次则是为实现国家的“富强”做出个人的贡献,而这样一种深层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高校创业教育,这既需要国家加强对高校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又需要高校加强对创业教育的理念渗透。创业教育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育形式,思维的创新是滋养的甘露,要想大学生创业“茁壮成长”,在高校大力开展创业教育的同时,需要国家为其提供“民主”的政治环境、社会为其创设“自由、平等”的发展背景。大学生创业也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精神、敬业原则、诚信品德、友善态度融入创业的全过程。诚然,创新与自由都是有限度的,创业必须要在“文明”与“法治”的框架内,这样大学生创业才能实现“富强”的目标,实现高校创业教育“和谐”的局面。
2.社会层面:营造创业和谐氛围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我们要积极指导大学生创业者实现和谐创业,并自觉将兴趣爱好、专业学识、发展目标与社会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在通过创业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创业活动,就是把大学生的创业行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把大学生创业的必要性和当前的国情教育结合起来;把大学生创业实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把大学生的创业梦想与祖国的繁荣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无论是创业设计、创业启动,还是创业管理、创业风险应对,都需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使学生在“特色理论”指导下把握时机,在“共同理想”鼓舞下奋发有为,在“两种精神”激励下敢为人先,在“八荣八耻”规范下追求卓越。
3.个人层面:培育创业价值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两大取向,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政治认同的培育,在于传播政治意识、培养政治情感、引导政治行为、整合政治关系;个体价值主要为公民教育,在于引导政治方向、激发精神动力、调控品德行为、塑造个体人格。社会价值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为核心的功能与职责,价值多样化的事实和价值个体的张扬与价值共识并不矛盾,高校可以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创业教育的全过程,在培育社会理性中达到大学生创业者在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共识,而这样一种价值共识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的质量和水平。就价值目标而言,高校需要超越对创业教育基于“实用主义”的狭隘认识,不能将创业简单地看作是解决就业困难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更不能为了创业而创业。现阶段,高校创业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的理论教育灌输与实践模式探索的层面,而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语境与其结合,这样既可以体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为高校创业教育注入浑厚的精神力量。就个人层面,高校创业教育要围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八字箴言,注重诚信创业与公益创业,最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大学生创业的理论与实践全过程。
路径指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匡正大学生创业观念误区的具体策略
在大学生个人层面,我们要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创业观,并提倡符合道德规范的创业实践行为;在高校层面,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提高创业教育队伍素质;在社会层面,则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营造创业文化氛围。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创业观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并确立的关键时期,任何一种不完整、不全面的价值观念都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高校创业教育,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功能来匡正大学生错误的、不全面的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思考为何创业这一重要命题,同时秉持诚实守信的品质并将其贯穿创业过程的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创业教育,就要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明确时代赋予的主体角色定位的同时,使其更加明确创业时机与创业方向,引导创业大学生提前进行职业规划,提前思考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和优势领域,根据个人特点与实际情况,真正解决“学业”与“创业”、“学生”与“商人”、“休学创业”与“在校创业”的实际困惑。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高校创业教育队伍素质
教师群体在大学生创业中的作用,体现于率先垂范,积极成为创业的理论渗透者、价值认同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在满足时代对人才需要、履行教育职责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立足高等教育这一特殊领域,将创业的内涵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完善、辐射和深化。教师群体作为高校创业教育中坚力量,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加强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促进知行转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深入到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方方面面,了解青年大学生的现实需要,把握青年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培育他们形成良好的创业行为习惯。在此基础上,努力跳出创业教育形式与内容的狭隘视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的功能,积极鼓励青年大学生将创业活动与社会实践、专业学习和公益服务等方面相结合,从而在提高创业教育队伍素质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价值的整合。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高校创业文化氛围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创业教育就是通过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确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促使大学生始终坚守信念、树立诚信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并将自己的创业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将个人荣辱与民族复兴融为一体,用激情与勇气规划创业,用创业的实践点亮人生与梦想,从而在创业实践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同时,通过将创业先进典型的榜样力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并在青年学生中推荐辐射,共同营造高校创业教育的主流价值文化氛围。
总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匡正大学生创业认知误区,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功能的指导下,促使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合理内核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方向,解决目前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理解偏差和实践瓶颈。就是促使大学生在正确的价值导向下,做出更有利于自身、他人和集体发展的创业选择,并将自身的创业梦融合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从而推动大学生创业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
[2]王伟忠.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的三维联动与要素协同[J].教育发展研究,2015(23).
[3]杨吉春.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4]任拓.论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D].长沙:中南大学,2012.
[5]董晓红.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2015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江苏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创新研究”()、2016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基于儒家伦理文化现代阐释的高校青年教师价值认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韩同友,淮阴工学院;包雅玮,盐城工学院】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