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人员向被测试系统发起的一组集合,包括测试环境,测试数据,测试步骤,预期结果。
2.为什么在测试前设计测试用例
(1)测试用例是测试执行的依据
(2)可以复用(回归测试的时候)
(3)衡量需求的覆盖率
(4)自动化测试的依据
(5)借鉴意义
3.基于需求设计测试用例
(1)需求是测试人员进行测试的依据。
(2)测试人员首先要分析需求,验证需求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无二义性,逻辑合理。
(3)细化需求,从需求中提取出测试项,从每一个测试中提取测试点,根据测试点设计测试用例
(4)功能需求:从界面考虑,验证界面的功能;从业务角度考虑,把功能串起来测试;功能之间的交互性;一致性;输入测试;功能易用性、体验性;功能涉及到的算法。
(5)非功能性需求:在功能基础上做一些限制,满足特定需求,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感;兼容性;安全性;可靠性;可移植性;易用性。
4.等价类
根据输入(特殊情况考虑输出),把输入分为若干个等价类,从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测试用例进行测试,若这个测试用例通过,则测试用例代表的等价类测试通过。
等价类可以解决测试用例无法穷举的情况。
有效等价类:符合数据规格说明的数据集合。
无效等价类:不符合数据规格说明的数据集合。
5.边界值
对输入输出的边界针对性的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叫边界值法。
等价类和边界类往往是结合在一起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6.错误猜测法
测试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个人直觉判断软件哪一块有问题,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
适合于补充测试用例,或者进行探索性的测试。
7.场景法
把一个个孤立的功能串起来形成一个场景,每个功能不同的输入会触发流程走向不同的场景,根据这些不同的功能输入触发形成的场景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