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摘要
大成动态量化基金今年因市值因子暴露,导致净值大幅回撤,三次位列跌幅榜前二,基金经理夏高管理策略疑似复制被动指数型基金,引发市场关注。
快讯正文
今年以来,股市监管趋严,退市标准更加严格,监管层加大了对所谓“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上市公司的退市力度。根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被实施ST的上市公司高达110家,仅五月份就有60家;并且今年已有33家公司触及退市标准,其中面值退市22家,而2023年全年退市为47家。在此背景下,投资者的避险情绪升温,有退市风险的公司,特别是小市值公司遭到抛售,部分重仓持股小市值公司的基金遭遇了较大幅度回撤,大成基金的“.OF”便是其中之一,该基金上周单周回撤-9.8%,成为全市场单周回撤最大的公募基金。
大成动态量化.OF成立于2016年9月20日,截止今年一季度该基金的总规模为2.59亿元。该基金自成立以来,7.7年时间累计回报-8.05%,同时期沪深300回报8.57%,其对标的业绩基准回报11.28%,灵活配置型基金同期平均收益率44.79%,同类排名958/1037。2024年,基金净值出现多次大幅波动,导致累计收益率全面跑输其业绩基准和沪深300指数。
该基金在今年以来大幅波动期间的业绩表现不佳。在2024年1月1日至2月8日期间,该基金的区间跌幅为41.5%,同期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1.93%,该基金按A、C份额合并来看排名全市场倒数第二。4月2日到4月16日,该基金的区间跌幅为22%,同期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2.35%,该基金同样排名全市场倒数第二。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次大跌期间,跌幅排名第一的基金“大成互联网+大数据”与“大成动态量化”为同一个基金经理夏高,也就是说夏高管理的两只基金包揽了期间跌幅的前两名。加上上周“大成动态量化”单周周跌幅第一,“大成动态量化”基金今年已经三度上榜跌幅榜的前两名,堪称今年的“回撤之王”。
“大成动态量化”这只基金何以在今年的市场波动中屡次跌幅排名前列?机构之家阅读了该基金的23年报中“4.4管理人对报告期内基金的投资策略和业绩表现的说明”的部分。对于基金在23年的策略和运作,管理人表示,“23年A股市场呈现震荡回调的走势,逐一回顾了每个月各行业的表现。”最后总结:“2023年一季度,本基金延续了之前的投资风格。二季度,本基金投资风格偏向中小盘风格。三、四季度内,本基金对投资策略进行了调整,在市值因子上进一步下沉,同时采用其他有效因子进行策略优化。”可见,该基金在23年二季度开始偏向中小盘风格,三四季度在市值因子上进一步下沉。
从基金管理人对基金运作的描述来看,其业绩大幅回撤的原因可以解释为,2023年基金的投资向小市值因子倾斜、下沉,取得了不错的业绩,24年一季度因为小市值因子暴露,恰逢量化监管导致小市值股票大幅下跌进而造成了净值大幅回撤。不过令人不解的是,在一季度的基金季报中,管理人已经明确提出基金业绩不理想是因为市值因子暴露,但之后却并没有任何策略上的调整,仍然在延续超配小市值股票的策略。
基金经理一拖多,灵活配置型基金疑复制被动指数型基金策略。在“大成动态量化.OF”基金的产品说明中,投资策略为:“本基金将通过量化建模的方式综合分析和持续跟踪基本面、政策面、市场面等多方面因素……量化模型通过持续跟踪宏观经济变量、风险预警指标等,判断不同资产类别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风险收益状态,根据市场环境变化时,动态调整投资组合结构、各类资产配置比例。”可见该基金为主动权益类基金,需要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策略,但是从其净值走势来看,却似乎与被动指数型基金无异。
大成基金在职基金经理45人,人均管理产品数3.98只,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2.65只。大成基金作为中国首批获准成立的“老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管理资产种类、规模位居同业前列,却为了节省成本造成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严重,这是一种对投资者不负责任的行为,希望大成基金能够及时解决这一问题,不要砸掉了自己老牌基金的招牌。
下载和讯APP查看快讯,体验更佳>>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