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秋季开学到现在,每周都会从外地转来一两名学生,现在已经有一二十名了。”近日,记者在山东威海市荣成市寻山小学采访时,今年刚从城区学校交流来的校长李爱燕对记者说,“刚开始我还有点不太理解,一个农村学校为什么会不断有学生转来上学?”

渐渐地,李爱燕就明白了。

原来,寻山小学所在的寻山镇以海洋渔业为主,学校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比例高达66.6%。其中,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高是吸引外来务工人员把子女带到寻山镇上学的重要原因。有的孩子本来已经在老家上学了,又被父母转到了寻山小学。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近年来,威海下辖各区(市)坚持以“同城同待遇”为目标,结合特色因地制宜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致力于实现“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取得了良好成效。

文登区:实施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最低拨款制度

2014年,威海市文登撤市设区,是全市完善一体化布局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撤市设区后,加快教育现代化、一体化发展,成为整个市域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我2013年从城区学校交流来到侯家小学当校长,虽然我们学校属于地处偏远、学生少的小规模农村学校,但办学经费有保障,师资不比城区差,教育教学质量也很好。”侯家小学校长宋修芬自豪地告诉记者。

原来,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当地一些农村学校生源数量不断减少,一些小规模学校因生均公用经费少而导致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文登区率先统一实施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最低拨款制度,确定了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最低拨款额度:从2016年开始,对初中年公用经费不足50万元的学校,按50万元拨付;对小学年公用经费不足35万元的学校,按35万元拨付,为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提供了坚实的经费保障。

环翠区:“三个一体化”激发基层学校活力

通过片区一体化、协作区一体化、特色项目基地一体化管理机制“三个一体化”,创新改革基层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激发和释放基层学校活力,是威海市环翠区近年来下功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有力抓手。

“片区一体化管理机制主要是纵向深化学区制度创新,将每所初中与其生源小学结成11个片区,通过加强师资交流、课程对接、特色传承、资源共享等,建立中小学教育有效衔接工作机制,构建学生成长无缝培养链。协作区一体化是在片区的基础上,以区直中学为中心校,再加强城乡学校横向联系,形成纵横交错的网格化城乡教育协作区,促进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纵横网格化交流共享。”环翠区教育局局长宋军良说,特色项目基地一体化,则是整合全区所有学校的艺体特色项目,成立相同门类、相同项目的学校发展群,以优势学校为引领,以特色项目共建为载体,引领区域教育整体发展。

威海七中是一所乡镇学校,8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当地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支持学校打造“魅力排球”优势项目,形成了以排球为特色项目的健康教育品牌。2016年,当地以威海七中为核心校,建起了由锦华小学等3所小学共同参与的排球特色项目训练基地和联盟,开展教、研、训一体化活动。

荣城市:“县管校聘”促城乡师资均衡

荣成市则在城乡联盟化办学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机制改革,让刚性的改革柔性落地,进一步促进了城乡师资均衡。“我们把全市54所中小学组建成7个学校联盟,在‘县管校聘’、竞聘上岗、交流轮岗改革过程中,各联盟学校一体研究、一体部署、一体推进,遇到问题逐校研究、协调解决,2016年从超岗学校向缺岗学校分流教师126人,参加交流轮岗的干部教师386人,其中骨干教师达到27.5%,形成了市域内中小学教职工‘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的有效机制。”荣成市教育局局长姜旭明说。

此外,荣成市还专门设置了110个临时周转编制、150个农村机动编制,用于补充短缺学科教师。从2014年开始,荣成市将分配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新教师,分期分批全部安排到城区学校顶岗学习,学习城区优质学校的先进教育教学经验,练好本领后再返回农村学校任教。

威海市教育局局长徐东晖介绍,在市域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全市统筹谋划,整体推进一些“老大难”重点难点问题解决。2017年,威海中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统一达到小学910元、初中1110元,并按照“托底不限高”原则,建立增长机制。针对以往经常被当作“副科”看待的体育、艺术课程,威海坚持按照“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规范与特色相结合”的思路,创新机制扎实推进体卫艺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搞活了城乡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针对学生综合实践教育不足的问题,威海已建起市、区两级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实现了城乡学生共享共用。针对由于编制满额、职称晋升难等原因导致城乡中小学“校医”配备不足,学校医务室建设滞后的问题,威海市创新机制实施“选派校医”制度,从医疗机构选派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到学校当校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近年来,威海市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推进市域内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本报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宋艳慧)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