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怎么读_鬻怎么读_鬻怎么读

《人才简史》,作者何小民,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

人才领域的清音与忧思

——读《人才简史》

阅读有一种功能,叫“搅”头脑。有的观点因为初次接触时的特定环境,或因为时间久远,我们接受了它,而实际上它未必正确,须另加辨析。于是就要通过经常的阅读,不断更新认识,完善思考。近日读何小民精雕的《人才简史》一书,惊喜看到不少对人对事对世界对历史的别样的分析,意趣盎然,令人耳目一新。何小民,一个广西合浦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院,广西籍知名青年学者,现任自治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就业局副局长。不难想象,丰富的阅历给作者留下了厚实的文化与思考的积淀。在此略举其三五。

关于科举考试。过去出于“反封”之需,对它是严重否定的,于是在很多人印象里,科举考试乃是封建文化之“蛊”,误认误国。而该书历史地分析,认为科举其实是一种伟大的创举,是公平择才的开始。

在科举以前,很多官员是推荐产生的,或直接委任。对于用什么人为自己治理江山,皇帝当然很认真;但是,国家那么大,官员那么多,皇帝不可能亲自考核所有候选人,选拔权实际上落在各级权臣手中。对于社稷兴衰,权臣就不是那么上心了,往往举荐和提拔亲友,或卖官鬻爵,特权阶层开始形成,加固,且代代承袭,成为体制的毒瘤。另外,庸人入仕,窃据要津,还会耽误皇帝的治国大业。有鉴于此,皇帝开始推行考试选拔制,摒弃出身门第之别,严格以同一试卷进行行政能力的考核。

这样看来,科举考试总体上是一种优于世袭、举荐和直接任命的得才之法,更公平,往往也更有效。至于考试内容的设计是否科学,当属技术性问题,不应该连同考试的形式一并否定。历史上极度昏庸的官员,往往不是考试入仕的,而是以其他途径(例如皇亲皇戚关系)获得权力。中国封建社会能够盛极一时,科举的成功恐怕是一个重要原因。(若我们再换个角度思辨,如果没有科举,封建社会恐怕会提前灭亡,却也未尝不是好事。)

关于直接任命。一说到直接任命,很多人立即想到“主观随意”、“有失公平”、“难免遗珠”等负面评价。但书中认为,一种方法是利是弊,要依据具体情境而言,也有特殊和例外。例如,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没有条件进行广泛和科学的人才选拔,只能见了就用,先求“有”再求“好”,胜利和时机才是第一位的,公平和周全是第二位。

允许一定范围的任命权,实行“责任人制度”,反而有利于简化组织结构,提高组织效能。书中以美国联邦政府为例,总统基本有权决定内阁的组成,找到几个部长为自己分管一面。总统既然已承担下内阁的责任,他理当拥有任命阁员的权力。试想,如果部长人选也搞分权制衡,也要由各党派角逐,那么总统如何建立一个理解其意图、忠于其理念的施政班子?没有了班子,他一个孤家寡人,如何兑现那些已获得选民认可的竞选承诺?

关于任人唯亲。有人认为,如果撇开公平因素,在机构里任用亲友,能增加信任度,提高执行力。书中则更深入地分析,“打虎要靠亲兄弟”在特定情况下能成立,但根本上要靠制度去用人管人,靠公平来获取信任。科层组织是最有效率的,若一个组织到了要靠亲缘关系来驱动人做事的程度,往往说明章程的执行存在大问题,回过头可能需要“大修”。

政府用人通常绕不过公平原则,私人机构则不然,很多中小型私企由领导者亲属执掌要职。在创业阶段,在某些岗位,这也是迫不得已,信任和自觉最为重要。而一朝机构壮大,制度完善,效率上升为首要矛盾,亲属往往要退出,或者对他们实行同等严格的章程管理。

关于法治。法律用于规范人的行为,在人们印象里,律令似乎是越严越好,越细越好,让社会井然有序嘛。实际上并非如此。明朝就是个典型,朝廷制定了很多严苛的法律,稍有逾矩,诛杀全家,甚至罪连同事,导致很多读书人不敢出来做官。而从历史上看,明朝政治谈不上清明,社会谈不上进步;中国的发展落后于西方,正是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的。

为什么会这样?书中提到,因为严刑酷法阻碍了人们向未知领域的探索,导致社会保守陈腐。明代郑和下西洋,证明当时中国的航海水平还是领先的,但是最后被朝廷叫停了。朝廷不愿交往外国也罢,还时常实行海禁,禁止民间商船出海,甚至强迁渔村,禁止海边住人,理由是防止滋生和窝藏海盗。实际上,有人为商贾,就有人为盗匪,这种寄生关系可以压制,但不能指望根绝;为禁匪而禁止海上贸易,岂非因噎废食?欧洲一度称雄全球,就是始于他们占有了海洋,他们不避风浪,不惧海盗。

关于团结。不应该过于简单地认为“越团结越好”,狭隘的团结往往意味着舍弃个体化的需求,忽略不同的声音,这不仅有违人本,而且可能导致集体性的犯错,“万众一心”地走向悬崖深渊。书中以美国为例,标榜民主自由的美国经常谈不上团结,它的每一次战争都有无数的反对声音,但是它依然是全球军事强国,富有行动力的大国。

管理者要有对立统一、动态平衡的理念,要允许质疑,包容特立独行,因为智慧未必掌握在多数人手里,真理从来不由投票决定。团结不是简单的服从和趋同,而应当源于骨子里共通的价值观。

……

书中这些分析,自有一种开明,一种睿智,一种依托事实的磊落。

除此之外,在书中,忧患意识也是跃然纸上的。例如谈到美国这一“世界人才乐园”,我们看到,在美国工作的中国科学家,和在中国工作的美国科学家,数量和质量上都不成比例,不少其他国家也是如此。不仅是科学家,很多研究生和大学生也竭力去往美国。原因之一是,那里聚集了各种高端人才,容易找到老师、同道和合作者。于是乎,高端人才在美国越聚越多,这种马太效应令人忧心。小平同志有个家喻户晓的比喻,改革开放打开窗子,难免有苍蝇进来。或许,我们能容忍苍蝇飞进来,但是,我们能接受自家金丝雀飞出去么?

认识这一危机,距离解决它还有一段距离,因为人才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社会方方面面有深入的联系。例如书中提到,美国能成为世界人才乐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美国拥有完善的金融业、设备工业、商业和知识产权制度等,能有力地支撑各种科技成果的孵化。科研项目只要有前景,就能找到投资;只要能画出图纸,就能造出机器;只要产品好,就能找到能干的经销商为你覆盖全球市场……这方方面面的要素,不是我国一时努力就能齐备的,更不是人事工作者一己之力就能实现的。正因为这种系统性,挑战更加显得严峻。

阅读,就是跟随作者一起思考。作者的思考也许令你共鸣,令你启悟,或者令你不以为然,嗤之以鼻,更加坚定原来的判断。但是,一本书只要能带动你关注一些东西,重新思考一些问题,搅一搅头脑里的沉积观念,泛起几瓣涟漪,它也算是有价值的了。(浩瀚)

相关链接

《人才简史》出版

《人才简史》一书近日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作者何小民,广西合浦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院,为广西籍知名青年学者,现任自治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就业局副局长。

该书以生动的学术散文风格,充分结合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阐述我国历代的人才思想,梳理历朝历代的重点人才现象,介绍先人进行过的种种人才工作实践并品谈其得失,有助于读者更形象地理解育人、识人和用人的基本原理。该书还回顾和评述了欧洲、美国和日本的崛起历程,力求对我国的当下人才事业有所借鉴,对人事人才工作者的思考有所共鸣和启迪。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