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贱jiàn 拧nǐng起眉头 筛子[shāi zi] 坎肩kǎn jiān 旗帜 [qí zhì] 荒唐huāng táng
洋溢[yáng yì] 温情 [wēn qíng] 惦记 [diàn jì] 恐吓[kǒng hè] 径自 [jìng zì]
无精打采 [wú jīng dǎ cǎi] 无缘无故 [wú yuán wú gù] 异想天开 [yì xiǎng tiān kāi]
二、给加点字注音
胚子(pēi) 戳(chuō) 坎肩(kǎn) 恐吓(hè) 畜生(chù) 前腿劈开(pǐ)
三、要点理解
1、这篇小说的构思模式跟《孔乙己》不太一样。《孔乙己》是散点式的,通过截取社会生活的横断面,来反映社会风貌和人物命运。而《变色龙》则把笔触集中在一件事上,围绕着狗咬人的事件,从发生、发展、高潮到结局,从头到尾记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2、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是“变色龙”的代表,世界文学史上有名的典型人物。作者运用夸张手法,不厌其烦地描写了奥楚蔑洛夫态度的五次变化,通过他的不断“变色”,自我表演,自我暴露,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和灵魂,一个溜须拍马、谄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跃然纸上。
3、本文是一篇杰出的讽刺小说,塑造了令人难忘的文学典型人物。奥楚蔑洛夫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并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是因为这一形象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小说在描写这类人物时,抓住了他们的共性,通过提炼、概括和总结,并用夸张、对比等讽刺小说常用的艺术手法,加以突出,使这类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四、整体把握
契诃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他尤其擅长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高超的讽刺和幽默手法,创造出具有高度概括力的艺术形象。《变色龙》就是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一篇。
小说的构思非常巧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街上巡视,恰逢首饰匠赫留金被狗咬伤。随着狗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也经历了五次变化
第一次变化:最初,他故意摆出一副威严的态度,表示要惩办狗的主人,教训教训那些不遵守法令的老爷们,并把这条狗马上弄死。可这时人群中突然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这使奥楚蔑洛夫很尴尬,于是他装着抱怨天气太热,要叶尔德林帮着他把大衣脱下来,借这个插曲,他顺势把话题转开,态度也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它怎么会咬着你?它那么小怎么够得着你的手指头?一定是你自己耍赖,想要一笔赔偿费!把责任完全推到了赫留金身上。
第二次变化:一直跟着他的巡警说这不是将军家的狗,因为将军家全是大猎狗。奥楚蔑洛夫的态度因此发生了第二次转变,这狗“毛色既不好,模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个下贱胚子”,一定要为赫留金讨回个公道。
第三次变化:巡警对自己的判断也怀疑起来,“说不定就是将军家的狗…”于是奥楚蔑洛夫开始第三次变色,声色俱厉地训斥赫留金是混蛋,“怪你自己不好!”
第四次变化:随着将军家的厨师的到来,故事也进一步达到了高潮。厨师先是直截了当地表示“瞎猜!我们那儿从来没有这样的狗!”这使奥楚蔑洛夫心中有了底,因此他第四次变色,断然决定“弄死它算了”。
第五次变化:然而富有戏剧性的是,厨师接着说道:“这不是我们的狗……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这句话最终判定了狗的身份,因此奥楚蔑洛夫的态度发生了第五次转变,脸上立即堆起笑容,对着小狗一阵猛夸。厨师把小狗带走,故事告一段落。
作者运用夸张手法,不厌其烦地描写了奥楚蔑洛夫态度的五次变化,通过他的不断“变色”,自我表演,自我暴露,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和灵魂,一个溜须拍马、谄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跃然纸上。对此作者没有一句主观的评判,而是将自己的好恶隐含在客观的描写里,通过人物自己的言行,通过他的前后矛盾、丑态百出,尖锐地讽刺了这样一种奴性人格。
五、素养提升
作为一篇讽刺小说,《变色龙》借用变色龙这种善于随着环境而变化身体颜色的动物,充分运用了讽刺艺术手法,塑造了小人物奥楚蔑洛夫这一善变的人物形象,鲜活生动,为世界文学人物画邮贡献了一个真实而独特的艺术人物形象。在这部作品中,契诃夫敏锐地抓住了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狗咬人事件,充分运用语言、动作描写等对人物进行刻画,揭露了沙皇俄国统治下的社会黑暗和官僚阶层的厚颜无耻。其讽刺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夸张。讽刺小说往往离不开夸张,本文也是如此。在短短的时间里,随着狗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也发生了五次变化。变化之快,跨度之大,令人瞠目。夸张手法的巧妙运用,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比。奥楚蔑洛夫面对狗主人身份的变化,不停地改变着自己的态度,时而威风凛凛,时而奴颜婢膝,一会儿痛骂小狗是“疯狗”“下贱胚子”,一会儿又夸小狗“名贵”“伶俐”,前后矛盾,对比鲜明,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使小说的喜剧效果更加突出。
六、问题探究
1、小说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
运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凸显人物性格。奥楚蔑洛夫的几次变色,都是通过对话来表现的,而他见风使舵、谄上欺下的性格特点,正反映在他的话语里。如巡警说这不是将军家的狗时,他先问“你拿得准吗?”听到肯定的回答之后,他赶紧表态:“我也知道。将军家里都是些名贵的、纯种的狗;这条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毛色既不好,模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个下贱胚子。”而当厨师证实这是将军哥哥家的狗时,他又赶紧表态:“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好一条小狗……”其嘴脸变化
之快,真令人膛目。而他无耻之极的奴性性格也由此而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通过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几次脱大衣、穿大衣的动作,都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为下面态度的转变做铺垫。再如“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了眉头”,“咳”“拧”等动作,都形象地表现了奥楚蔑洛夫在百姓面前装腔作势、官气十足的丑态。而当得知这是将军哥哥家的狗时,立刻“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真是媚态百出。这些动作和神态描写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性格。
2、席加洛夫将军及其哥哥在文中是个怎样的形象?
在这部小说中,席加洛夫将军及其哥哥这两个人物,始终没有出场,但是在围观群众及将军家厨子的口中却又无处不在。通过大家随着狗主人身份的变化而不断转变态度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当时社会中这两个人的霸道和权势熏天。就连他家的一条狗,大家都惹不起,这是多么令人悲哀的社会现实。
3、综合时代背景及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理解典型人物的社会意义。
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走狗、奴才,可以说是当时沙皇腐败统治的产物。作者以极端憎恶的感情,用尖锐辛辣的笔触揭露了这些走狗、奴才的丑态和肮脏的灵魂,用以揭示沙皇统治的腐败黑暗。这是作者塑造“变色龙”——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典型所具有的社会意义。
4、“军大衣”这一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
“新的军大衣”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标志”,也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
“脱”、“穿”军大衣的细节,既表明了奥楚蔑洛夫借此为自己的变色争取时间,进而为再次变色作准备,又揭示了他看风使舵的狡猾的内心。
5、本文以”变色龙”为题,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变色龙”原是一种晰蜴,它皮肤的颜色会随着四周物体颜色的变化而变化,变色为保护色。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反复无常的态度和变色龙极为相似,用”变色龙”作小说的题目,含蓄形象地揭露了这个人物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的丑恶面目。
6、”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运用了拟人、比喻和双关。”无精打采”,暗示市场的不景气。把商店、饭馆的门比作”饥饿的嘴巴”,形象地写出了无顾客上门,门可罗雀的萧条景象。”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是双关语,明指人类是上帝创造的,暗含沙皇的统治,具有讽刺意味。这里运用了社会环境描写,烘托了冷清、凄凉、压抑的社会氛围,这正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的真实写照。
7、本文的主人公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刻画这个形象最突出的是什么描写,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本文的主人公具有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狡猾善变、反复无常的性格特点。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对话描写,通过个性化的语言,鲜明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十分强烈的讽刺效果。
8、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本文通过对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它反人民的实质,揭示了沙皇统治的黑暗。
9、奥楚蔑洛夫五次变化是围绕什么变的?这样多变说明了什么?
奥楚蔑洛夫的五次变化是围绕小狗的主人是谁而变化的。这样多变说明了主人公是一个善于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反复无常、趋炎附势的沙皇忠实走狗。
七、写作特点
《变色龙》是契诃夫讽刺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契词夫善于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选取题材。习以为常的事件一经进入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活生生的真实气氛,而且能写出社会环境的实质,构成具有时代特征的生活图画,成为独具特色的俄罗斯社会生活的讽刺史诗。《变色龙》正是这样,它只选取了社会生活的一个片段一一街头巷尾极为平常的狗咬人的小事,但是却表现了一个尖锐的重大的社会问题,即官僚警察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专制制度肆无忌惮地欺压人民。小事情反映大问题,以小见大,正是契河夫短篇独特之处。
作者不厌其烦地描写奥楚蔑洛夫五次变化的过程,绝不是无意义的重复,这是对人物性格层层展现的方法。通过人物的不断变色,自我表演,自我暴露,把其放在前后矛盾丑态百出中,进行淋漓尽致的说刺,严峻无情的鞭笞。作家不动任何声色,不加任何议论,但好恶感情透过纸背,这是契诃夫创作的特点。
小说环境的描写,是揭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他只截取最典型的社会环境的一个横断面,既能反映出时代的特征,又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小说的开头是警官奥楚洛夫走过的市场:“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敞开的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只用寥寥几笔就真实地再现出沙皇统治的社会的一片萧条败落的景象,反映出19世纪80年代俄国社会阴森可怖的黑暗的面貌。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就活动在这样的典型环境中。他一出场是仪表成严,威风凛凛,“穿着新的军大衣”,身后还跟着一个巡警。但是他“提着小包”和巡警端着“没收来的醋栗”是对他威严的仪表的有力讽刺,严整的外貌无
法掩盖他对人民财产的搜刮。作者通过人物外表和行动的矛盾,揭示其灵魂的丑恶和航脏。作者强调人物与环境的血肉联系,19世纪80年代是俄国社会历史上最反动的时期,这种社会环境是产生迎合现实、阿谀奉迎的奥楚蔑洛夫性格的土壤,而奧楚蔑洛夫精神又维护了腐败黑暗的社会制度。因此鞭笞奥楚蔑洛夫性格,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在契诃夫小说中,人物动作表情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契诃夫在写坏人的时候,笔调是严肃的,在严肃的客观描写中隐藏着讽刺。
契词夫的短篇小说以对话取胜,语言有显著的特色。人物的语言是充分个性化的,从人物的语言可以看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对下,奥楚蔑洛夫是太上皇,傲慢自大。可是对上,在他的一副媚态中,是一片阿谀奉迎的语言。
八、课后练习
1、变色龙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奥楚蔑洛夫“变色”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一人物形象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对我们认识社会有什么意义?
答:奥楚蔑洛夫之所以几次“变色”,是因为他不敢得罪权贵,哪怕仅仅是权贵家的一条狗。这样的一个小官僚,面对平民群众时往往摆出一副官架子,如他一出场,穿着新的军大衣,在众人面前“严厉”的表情,一个拿腔作调、作威作福的小官僚形象毕现。而面对权贵,却是一副奴颜婢的样子。这样的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当时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经济凋敝,思想保守,实行残酷的专制统治,而作为这样一个国家机器上的小零件,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小官僚,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丧失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空间。这样的人物虽然可恨,但作者批判的锋芒更多的是指向当时腐朽专制的社会,指向孕育这种奴性人格的土壤。
2、这是一篇讽刺小说。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这篇小说是如何运用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法收到讽刺效果的。
答:在短短的时间里,随着狗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也发生了五次变色。变化之快,跨度之大,令人瞠目。这种夸张手法的巧妙运用,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奥楚蔑洛夫的“变色”表现为时而威风凛凛,时而奴颜妽膝,一会儿痛骂小狗是“疯狗”“下贱胚子”,一会儿又夸小狗“名费”“伶俐”,前后矛盾,对比鲜明,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这样写,小说的喜剧效果更加突出。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