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蛇的“科学认知”
■王建堂
在浩瀚中华古籍里,遗存着丰富的“蛇话语”,其中不乏闪烁着睿智的“科学认知”。
特征:弯曲纡行
人的认知第一指向是捕捉对象的特征。古人捕捉到蛇的第一鲜明特征——腹行与纡行,即靠肚皮弯曲前行。
宋·陆佃《埤雅》云:“鱼属连行,蛇属纡行”,鱼为直行,蛇为曲行,“纡行”即弯曲前行之意。宋·谢维新《事类备要别集》云:蛇“腹行数种”,蛇用肚皮前行且种类很多。《说文》“它”(蛇的本字)字条下云:“虫也,从虫而长,象冤屈垂尾形”。此处的“冤屈”正是“弯曲”之意,蛇弯曲前行,且拖着长长的尾巴。
的确,蛇与其他爬行动物相比,其独一无二的特征是:没足,身体靠蠕动的肋骨与鳞片,弯曲从容地行进。
古人不仅准确捕捉此特征,且将其融入“文学话语”中,如《诗经》与《左传》中的“委蛇委蛇”,《庄子》中的“虚与委蛇”(“蛇”读“移”),都是用蛇的“弯曲纡行”为灵感触发点,以比喻人的行为要婉顺从容,象蛇无足而从容前行一样。
分类:水草木土
人的认知第二指向是明晰对象的分类。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引《格物论》云:“蛇类最多……不可殚记”,蛇类多得记不胜记。
根据不同划分标准有:有毒无毒之分、有毛无毛之分、卵生胎生之分,有角无角之分、有翼无翼之分、一头两头之分、歧尾钩尾之分、舵形杵型之分;蛇类纷繁,如何条理?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之“蛇有水草木土四种”表述,则简洁明快、接近当代动物学意义上“分类”:按蛇的生存活动区域划分,有生活在草丛中的草蛇,有生活在树木上的蚺蛇,有生活在水中的水蛇,有生活在土穴中的双头蛇等。
李时珍《本草纲目》列为“五种”,云有“火”蛇,有些牵强。还有按蛇“肤色”分类的:青、黄、赤、白、黑、金、翠、斑、花诸色。
当然,标准不同分类就不同,虽说古人笔下蛇的分类五花八门,但按蛇的活动区域划分为“水、草、木、土”四类,还是比较明晰、妥帖而接近实际的。
习性:盘吞蜕蛰
人的认知第三指向是熟悉对象的习性。民间谚语云“蛇盘兔,必定福”,蛇在栖息时的一个经典动作就是“盘”;南方气候温润适合蛇的生存,蛇有时就盘在人家的屋檐下或梁柱上。
另外,蚺蛇在捕食时,就是先用强有力的身体,将猎物紧紧地缠住,使其窒息死亡,然后才吞进去,《埤雅》云:“巴蛇吞象、蚺蛇吞鹿”,故又有“人心不足蛇吞象”之说。古人还有这样的经验,就是当蛇盘住人足的时候,淋以热尿蛇就会松开。
《本草纲目》记“蛇”时,把“蛇蜕”放在第一条,因蛇蜕的“药学价值”很高。蛇蜕又叫蛇皮、蛇壳、龙蜕、龙子衣、蛇符等;蛇蜕取于石头上完整者药力最佳,且须五日、十五日去取。据说:蛇草居常饥,每得食稍饱就要随时蜕皮,且先从口蜕出,眼睛也蜕。《周易》云:“龙蛇之蛰,以存其身”,蛇冬眠谓之蛰,冬眠时含土入蛰,到春天苏醒、爬出地面时,就将口中所含土吐了出来,其土圆重如铁石,谓之蛇黄,也是一味名贵中药材。
食物链:蛇蛙蝍
人的认知第四指向是感悟大千世界的“食物链”。俗云:一物降一物,在自然界没有无敌将军,一物自有一物降,古人已清醒地认知到了这一点。
蛇类自有不少天敌,其中令人惊奇的就是小小的蝍蛆——蜈蚣。《广雅》云:“蜈蚣性能制蛇”;蜈蚣见到蛇,便沿着蛇身爬到头部而咬食其脑髓。据说山民进山时就以竹筒装蜈蚣,一嗅到蛇的气息,蜈蚣就在竹筒里躁动起来,山民将蜈蚣放出,蛇就乖乖地伏在地上受蜈蚣的啮咬。如附近有水塘,蛇逃到水塘里,蜈蚣紧追不舍,趴在其头部、直到啮咬着沉到水中。
蜈蚣的天敌是“蛙类”,蛙类是吞食蜈蚣的。蛙类的天敌又是蛇,蛇是吞食蛙类的。据观察,蛇在捕捉蛙时,先用气吸,蛙要逃生,就拼命挣扎着向前蹦,但却蹦一步退两步,最后被蛇吞食掉。故《埤雅》云:“就说蟾蜍食蝍蛆,蝍蛆食蛇,蛇食蟾蜍,三物相值莫敢先动。”即:蛇、蛙类、蜈蚣——一个天然的食物链,古人在对蛇的认知中,已具明确的“食物链”意识。
“格物致知”是中华文化经典“方法论”,而古人通过“格蛇”所致的“科学认知”,对今人仍是一笔可资借鉴的生态文化资源。
(本版未收到稿费的作者请与编辑联系)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