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问您有什么需要?”“我想购买一件衬衫,一条裤子?”“请问您想要什么款式和颜色”“我想要白色上衣和黑色裤子”“请稍等,马上为您挑选”“谢谢您的帮助”。
夜幕降临,在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朗镇扎根村,村民跟着志愿者大学生一字一句地读着简单、常用的普通话。那些模拟问路、就医、就餐的对话场景,让村民们充满兴趣。他们不断地向大学生老师问这问那,学习热情高涨,现场气氛活跃。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七八十岁,最小的六七岁。
“无论到哪个村,参加学习的村民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现场教学不得不从室内搬到室外。”云南民族大学团委副书记李春亭说。
2016年,云南民族大学成立民汉双语志愿服务队,每年寒假和暑假,组成小分队分别前往云南11个人口较少民族与“直过民族”聚居区,用民汉双语进行政策宣讲和推广普通话。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三年级学生李秋娇已经参加了3次志愿服务,她自身就是一个学会说普通话的受益者。
李秋娇的家乡在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边境的一个小山村,8岁前她在村里读小学,当时村里大多数人不会说普通话,大人小孩都说拉祜语。后来她去到县城读书,发现同学都在说普通话,渐渐地她也习惯了,并且越说越好。在大学里,她做主持人,参加演讲比赛并获奖。
2019年以来,李秋娇3次跟随志愿服务队来到拉祜族生活的山乡,用拉祜语和汉语为拉祜同胞宣讲国家各项政策,解读他们所不理解的事物。“让他们听懂的同时还学会说普通话”。
“少数民族学生通晓母语,是开展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和教学实践工作的优势所在。”李春亭说。
民族文化学院是云南民族大学1956年建校初期成立的教学部门之一,是该校最具特色和底蕴的院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包含汉、彝、哈尼、白、傣、壮、苗、傈僳、拉祜、佤、纳西、景颇、藏14个民族,13个语言文学方向,是全国高校中开设少数民族语种专业最多的学院。
以民族文化学院师生为主的志愿服务队,每到一地,都通过开办夏(冬)令营、火塘夜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夜校、梦想课堂等,帮助驻村扶贫工作队翻译民族语言,宣讲扶贫、环保、禁毒防艾等政策。为让村民们学会普通话,志愿者精心设计了教学方法,比如制作课件和音视频,模拟自我介绍、问路、购物、住宿、就医、就餐等语言情景;围着火塘跳民族舞、唱民族歌;教村民安装“语言扶贫”App,让他们学会使用普通话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学习普通话。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志愿者把每天的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翻译成民族语言,用村里的喇叭进行广播。
志愿者们的到来,受到村干部和村民的欢迎,他们评价志愿者讲的课“及时、鲜活、接地气、还想听”。
普洱市澜沧县大山乡的村民余喜(化名)告诉大学生志愿者杞张七,之前他去外省去打工,因为不太会说普通话,和别人交流很困难,东西不会买,去医院看病也不知道医生说什么。自从志愿者们教他在手机上学习普通话后,他的表达能力提升了,现在和别人交流已经没有问题了。“过去我们看病只敢找会说拉祜语的医生,或者找人帮忙翻译,很受限制。学会说普通话就能享受现在的好生活了。”
连续3年带学生到澜沧县开展志愿服务的李春亭发现,因为学会了普通话,不少村民开始了解中学的招生政策;一些村寨的村民第一次看到大学生,大学生的朝气蓬勃和丰富知识,改变了一些村民不让孩子读初中、高中的想法,“志愿服务增强了当地群众对子女教育的关注度,助推了当地控辍保学工作。”李春亭说。
受益志愿服务的不仅是当地村民,大学生们也在民族山乡的生活和调研中,被各民族的深厚文化所震撼。
2020年暑假,李秋娇和同学们在孟连县娜允镇贺雅小组为拉祜族同胞开展拉祜文和汉语培训,在讲到环保话题时,一位村民说,《牡帕密帕》(拉祜族的长篇诗体创世神话,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者注)中说,拉祜族祖先是从葫芦里出来的,12种动物把拉祜族的祖先抚养长大,祖先一直教育我们要尊重自然,要懂得感恩。
“村民智慧的阐释,让我们体会到,各民族一直在用自己的文化和信仰来保护自然,他们对自然、对文化、对一切生命的敬畏和尊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李秋娇说。
截至目前,云南民族大学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已在云南1284个村寨开展志愿服务2568场,参与志愿者5249人次,服务时长近4万小时,5万余名群众受益。2020年、2021年,该项目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铜奖,并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2020年,云南民族大学团委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目前,学校已将《民汉双语志愿服务》课程纳入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服务国家和民族发展。”李春亭说。(记者 张文凌)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