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简讲讲书法:七级课程(草书篇)11——草书释读5
三 人体:鼻
「口」是一个部首,「目」也是一个部首,但「鼻」不是,「鼻」属于部首「自」。
3.1自
「自」是一个象形字,人的鼻子,下面是两个鼻孔,中间两横和上面的人字形,应当在高一点的位置,表示两眼之间的皱纹。罗中立先生的名作《父亲》,老人两眼之间就有这种皱纹。「自」是「鼻」的本字,《说文解字》说:「自,读若鼻」。后来借为「自已」的「自」,大约是表示自己,往往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
金文、小篆中,下面鼻孔不画了,但上面人字形皱纹还保留。秦简有两种写法,一种是隶定,也有人字形,另一种把撇捺变成了撇横,这个我们讲过多次,如隶书「来」字,草书「天」字,都有这样变化。汉隶中也有把人字形写为竖横的。
草书「自」有几种写法,最老实是皇象的章草,短撇一啄,接下来铁围势,铁围中两横,奋笔势。陆机《平复帖》「自」,把一啄和铁围势合并了,奋笔势两横缩短就是两点,两点连写就是一竖或者一撇。张芝、智永不写短撇改用一点,然后铁围势,再奋笔势或竖笔势。这些写法只是稍有变化而已,其实是差不多的。
王献之《忽动帖》有一个「自」,看起来取势与众不同,其实跟陆机写的是一样的,只是把第一笔升高了。
3.2鼻
刚才说「鼻」本来写起来很简单,后来借用于「自」了,借出去的东西往往要不回来,各位有没有这样的经验?这一来表示鼻子下面要加一个声符「畀」,成为新字,「畀」在广东话中是常用字,「给钱」就是「畀钱」。草书「鼻」,上面的「自」不变,中间的「田」,大口用羊角势,里面横竖十字,省略。下面横撇竖,变成「大」字形,即戈法化势。这样写出来就是草书的「鼻」字。上面的「自」,皇象写得规规矩矩,你用刚才说的那些方法草化「自」也是可以的。
3.3臭
这个字甲骨文就有,下面画个狗,上面「自」就是狗鼻子,狗鼻子对气味最敏感了,所以本来读Xiu4。「臭」也指所有的气味,后来慢慢演变成Chou4,只剩下难闻的气味了。赵孟俯、邓文原和高二适都写过这个字,下面本来是「犬」,我讲过草书中可以省一点,直接写为「大」字形,这是戈法化势。
四 人体:耳
「耳」也是一个部首,「耳」部的字不少。
4.1耳
「耳」是象形字,有简单的,有复杂的,甲骨文、金文都是这样,给我们看见老祖宗怎样画耳朵。小篆脱离耳朵样子,秦简完全是小篆的隶定。
我们先来看看小篆「耳」的构成,它用了三条线,先圈出一个框,然后在框内加上一横。这里我说是三条线,不说三笔,因为实际写起来,第一条线就是需要分为两笔来写。秦简是早期隶书,笔顺依据小篆的写法,由此产生章草,草化的基本思想还是围,把「耳」字外框,当作大口那样围起来,最后再加一点,就是原来那一横。你可以说这草字是铁围化势,然后里面加一侧点,或者分成奋笔势加倚人势也可以。
「耳」在今草中只写一个框架,里面无须写笔画,看王羲之《十七帖》中的「耳」,应该是奋笔势。「耳」常用作句末感叹词,有时最后一竖随感情拉得很长。智永《千字文》把框架中的空间压得非常小,不留空白,看起来有点像「了」字,怀素也差不多,这样写不是奋笔势了,可归入曲钩势。
4.2耶
「耶」在古文中经常用作语气词,使用频率很高。这个字左边是「耳」,这是部首,右旁是邑。当「耳」出现在一个字的左边,草化方法有些变化,看索靖写的章草,取势是两横一竖,因为一竖写完要转出右旁,所以看起来是两横一撇,这还是奋笔势,只是两横之间过渡用虚笔。至于下面转出到右旁的这弧线,跟「耳」本身没有关系。卫恒的写法缩小两横,横变成了点,还取消了横竖之间的明节点,画出大圏就是曲钩势,卫恒把最后转右的这虚笔写得很实,加上这一笔就是「子」字形,飞带化势了。
「子」字形飞带化势,出现在左边可以表示很多意思,「子」本身就是一个部首,如「孙」字;「子」字形还可以表示绞丝旁,读音是Mi4,如「细」字;「车」如果出现在左边,也可以写成「子」字形。这是不是很容易搞错?当然是。「耳」字当作部首出现在左边,就应该有所区别,首先,「耳」字不像子部、纟部和车部,这三部最后一笔是实笔,而「耳」只是虚笔。考虑到很多人这一笔可能写实,那上面虚化一笔,不写出来,这就有所区别了。
索靖、卫恒、王羲之「耳」字旁都是这样写法,应该说,这在当时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右旁是邑耳势,在草书中像节耳化势一样,一竖也可以写为一点,成为邑耳化势。简言之,本来曲钩势加一竖是邑耳势,现在曲钩势加一点,是邑耳化势,我们后面还会遇到它。
4.3听
「听」小篆是这样的,隶书有省一横的,就是「心」上面的那一横。这样,「听」可分为三个部分:左上角是「耳」,草化方法跟刚才一样,曲钩化势。「耳」下面是声旁,音同挺,可以省略不写。右旁是「徳」这个字
的简省,省去了双人旁,草化方法是从上到下三段,各用一小横替代,奋笔势。最后,把左边的「耳」曲钩势和右旁的奋笔势裹束起来,就是草书「听」。
这两字现在你可以识了,都是草书「听」。我想说一下分笔势的问题,看孙过庭这个「听」,第一势是曲钩化势,虚化中间一笔,第二势从左边起笔,到右旁就是三横奋笔势。你不能把奋笔势的第一笔归给左边「耳」,讲不通。我多次赞扬孙过庭的优点,也指出过怀素的缺点,这里两个字比较一下,自然就见高低。死背草字没有用,懂得草法自然容易记忆。
4.4声
见过这种古代乐器吗?这叫磬,悬挂起来后,用小槌击打有非常清越的声音。磬在历史上出现很早,据考证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国博这件石磬是商朝的,三千多年了。
甲骨文的「磬」字,中间是一个磬,为曲尺形,磬上面不是草,有人说是架子,或说可能是绳子,左下角是手,抓住小槌,以前讲过这是「攴」字,敲打的意思,整个字就是在演奏。籀文「磬」大致差不多,小篆在下面加了一个「石」,表示是石磬。
知道了「磬」,就懂得「声」这个字了,小篆写法,上面基本上同籀文
的「磬」,下面写了一个「耳」,表示听到了击磬的声音。秦简省略了小篆那两个口,只用一横替代。智永草书「声」,进一步省去了「又」。跟秦简一对比,知道这写法本源于小篆和秦隶。
有一个传说是羊欣写的「声」字,取势比智永简单。智永这写法取四个笔势,羊欣只有三个:第一势取奋笔势,「七」字形,跟「士」意思是一样的。第二势把左下角和右上角笔画组合,取凤翅势。第三势「耳」字,取曲钩势。跟智永写的仔细比一比,只是略有变化,但看起来比较灵动,很多人会喜欢。
怀素《自叙帖》有三个「声」,取势完全相同,特点是不省略左边的「口」,宋代黄庭坚、明代祝枝山都受他影响,但写草书要分清笔势,过于缠绕,连绵不断,分不清笔势,实为草书大忌。王铎有一个「声」,更多了一个圈眼,我想他是从集王羲之《圣教序》中化出来的,草书创作主要表现在取势变化上,放在这里给大家参考。
五 人体:牙齿
「牙」和「齿」是两个概念,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统言之皆称齿、称牙,析言之则前当唇者称齿,后在辅车者称牙,牙较大于齿。」「辅车」指牙床,后牙床那些大齿称为「牙」。「牙」和「齿」都可以用于统称,或者合称「牙齿」。分而言之,嘴唇后面、能接触到嘴唇的是齿,齿比较小;齿再往里面那些大的称为牙,牙大于齿。成语有「唇齿相依」这说法,不会说「唇牙相依」,大象有两个长长的牙,但古人称象齿,因为位置在嘴唇前。
5.1齿
知道了「齿」的定义,马上就能理解甲骨文的「齿」字,外框是嘴巴,嘴唇下有几颗牙齿。小篆「齿」上面加了「止」,表示声音,秦简上写的「齿」,就是小篆的隶定。
草书「齿」承小篆和秦隶而来,用了四个笔势:上面的「止」,把曲线拉直,成为竖笔势,这是一。上下嘴唇一个「口」字形,用铁围势,这是二。上面两颗牙齿,用羊角势,这是三。一横加下面两颗牙齿,用鸡头势,这是四。注意这一横用了两次,铁围势和鸡头势都用到横。裹束起来,就得到草书的「齿」字。
5.2牙
《说文》:「牙,壮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壮齿」就是大牙齿,金文表现的就是「上下相错之形」,这里跟嘴唇没有关系了,所以不画嘴唇。小篆出之金文,线条拉长,做了美化。小篆可拆成两部分,上面牙两笔,下面也用两笔,这是草书的来源,上面取奋笔势移位,下面曲线拉直,变成一竖一撇,一撇一竖是立人势,一竖一撇就是立人倒笔势。然后裹束起来,成为草字「牙」。裹束后笔势改变了,我们看见中间是一个钩裹势,钩裹势上面皇象写了一个短横,看起来有点像策,跟钩裹势相交的是一个长撇,这是掠。有些同学不喜欢单一笔势,其实单一笔势是避不开的。
皇象《急就章》中有两个「牙」字,最后一笔写法不同,一个用掠,另一个用策。用了策,看起来很容易误会成「与﹝与﹞」,我在前面讲过,「与」在章草中写法是这样的,在今草中类似「天」,绝对不会和「牙」搞错。就算是怀素写的这个「与」,也和「牙」相差很大。
今天就讲这些,谢谢。
本节要点:
· 人体-鼻:自,鼻,臭。
· 人体-耳:耳,耶,听,声。
· 人体-牙齿:牙,齿。
复习思考:
· 怎样写草书「自力更生」?
· 怎样写草书「伶牙俐齿」?
· 《礼记·乐记》:「君子听磬声」,试用草书写出这句话。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