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一位拥有着浪漫情怀和经韬纬略的人,时人就评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所以曹操应该是一位具有极高的战略眼光的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应当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陈寿对曹操的评价很高:“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也验证了这一点。
但是像曹操这样杰出的领袖,在他的军事生涯中竟然选择了6次屠城,不仅发人深省。因为古来成大事者,莫不是爱民如子,民心所向,曹操这样深明大义的人不可能不明白这样的道理,但是为何他会选择屠城这种野蛮的手段呢?
史书记载,曹操屠城的记录共六次,分别如下:
一、初平四年(公元一九三年),曹操父亲被杀,攻陶谦,徐州大屠城。
二、兴平二年(公元一九五年),曹操破张邈,屠雍城。
三、建安三年(公元一九八年),征吕布,屠彭城。
四、建安九年(公元二四年),攻袁尚,屠邺城。
五、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征乌丸,屠柳城。
六、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夏侯渊屠兴国、枹罕;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曹仁屠宛城。
其中大家最为熟悉的莫过于曹操征伐徐州屠城一事,这事发生在曹操二征徐州的战争中,第一次因为粮尽无奈退兵,所以这一次曹操是铆足了劲,准备一口吃下徐州,因此在这次曹操征徐州期间,曹军所过之处大肆杀戮,一路上“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一时间让整个徐州闻风丧胆,最终也为曹操顺利拿下徐州城铺平了道路。
曹操屠城一方面在于泄愤,另一方面在于立威。古时候有着降者不杀的默认传统,但是有时候遇到顽抗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历史上很多英雄人物都屠过城,并且将他们屠城的事迹传扬出去,目的就在于恐吓以后的守城敌军,让他们尽早放下武器投降,避免被杀,减少己方部队的损失。但是这种屠城同时也会带来负面效应,那就是一旦遇到抵抗的,那就是全城百姓战至最后一人,都不会有人投降。所以到后来,曹操南征荆襄的时候,才会出现大批百姓跟随刘备南迁的场面,可以说曹操的行为在那个时代,更映衬了刘备的仁德。
但是仍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在魏晋时代,“屠”字是有攻占的意思的,范晔曾有注解“克城多所诛杀也,故称屠”。所以曹操六次屠城中,也未必全部都是屠杀平民百姓,亦可能仅是屠杀城中的敌军或者反抗势力。曹操的屠城之举更多是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考虑,但是无论曹操屠城中含有的平民成分有多少,结果都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