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

【文学常识】《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纪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

【内容提要】

文章按照事情发生、发展顺序来写的。

第一段先写石兽落水,再写十几年后寺僧准备打捞:现按常规思维,人们从山门倒塌的找起,也就是“求二石兽于水中”,结果是一无所获(竟不可得);接着又根据水流的情况推测,“以为顺流下矣”,结果还是“寻十余里,无迹”。

第二段写讲学家的分析。他先嘲笑寺僧“不能究物理”,认为他们“沿河求之”的方法,实在荒唐,“不亦颠乎”。他的“物理”,就是“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他根据石性和沙性推断:石兽自然应该是“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这一推断得到人们信服,“众服为确论”。

第三段先写老河兵的笑,他嘲笑讲学家“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他根据实际经验指出“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接着解释了其中的原因:当水流受到阻碍,就是产生巨大冲击力,将石兽身下的河沙掏空,石兽就会往前倒,长此以往,石兽就会“搬运”的上游去了,用文中原话就是“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 )反溯流逆上矣”,果然在上游数里外找到了石兽,证明了老河兵的经验是正确的。

由此看来,寺僧过高估计了水流的推力,忽视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讲学家则只注意“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却忽视水流的运动规律;只有老河兵根据实际经验,将石性、沙性和水流运动等因素全面综合起来考虑,做出正确的选择。

最后悟出了: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原文】沧州南一寺临( )河干( ),山门圮( )于( )河,二石兽并( )沉焉( )。 阅( )十余( )岁( ),僧募( )金重修,求( )二石兽于( )水中,竟( )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 )数小舟,曳( )铁钯,寻( )十余里,无迹( )。

一讲学家设帐( )寺中,闻( )之( )笑曰:“尔辈( )不能究( )物( )理( )。是( )非木杮( ),岂( )能为( )暴涨( )携( )之( )去( )?乃石性( )坚( )重,沙性松浮( ),湮( )于( )沙下,渐沉渐深耳( )。沿( )河求( )之( ),不亦( )颠( )乎( )?”众服( )为( )确( )论( )。

一老河兵闻之( ),又笑曰:“凡( )河中失( )石,当求( )之( )于( )上流。盖(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 )反激之( )力,必( )于( )石下迎水处啮( )沙为( )坎穴()。渐激渐深,至( )石之半,石必倒掷( )坎穴中。如( )是( )再( )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遂( )反溯流( )逆上矣。求之下流,固( )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 )天下之事,但( )知( )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可据理臆( )断( )欤( )?

【词语】沧州南一寺临(靠近)河干(岸),山门圮(倒塌)于(在 )河,二石兽并(一起)沉焉(于之,在河中)。 阅(经过、经历)十余(多)岁(年),僧募(募集)金重修,求(寻找)二石兽于(在)水中,竟(终了,最后)不可得,以为顺(沿着)流下矣。棹( 划着 )数小舟,曳( 拖着)铁钯,寻(寻找)十余里,无迹(踪迹)。

一讲学家设帐(设管教书)寺中,闻(听到)之( 这件事)笑曰:“尔辈(你们)不能究( 研究、探究)物( 事物)理( 道理、规律)。是( 这)非木杮( 削下的木片),岂(怎么)能为(被)暴涨(大水)携(带)之( 石兽)去( 离开)?乃( )石性(特点)坚( 硬 )重,沙性松浮( 轻),湮(埋没)于(在)沙下,渐沉渐深耳( 罢了)。沿( 顺着 )河求( 寻找)之( 它,代石兽 ),不亦( 也)颠(颠倒、错乱 )乎( 吗 )?”众服(信服)为( 认为)确( 正确)论(言论)。

一老河兵闻之(它,代讲学家的话),又笑曰:“凡(凡是 )河中失(丢失)石,当求(寻找)之(它,代石头)于( 从)上流。盖(因为)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它的,代水流的)反激之( 的)力,必(一定)于( 在)石下迎水处啮(浸蚀、冲刷)沙为( 成为 )坎穴(坑洞)。渐激渐深,至(到)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像)是(这样)再( 再次 )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停止 ),遂( 于是 )反溯(逆流而上)流逆(逆流)上矣(了)。求之下流,固(固然)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吗)?”如(按照)其(他的)言,果(果然)得于(在)数里外。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天下之事,但( 只 )知(了解)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了 ),可据理臆( 主观地 )断(判断)欤( 吗 )?

【译文】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院的正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个石兽一起沉入河底。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钱款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到底没找到,以为(寺僧)它们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痕迹。

一个讲学者在寺庙里教书,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也荒唐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正确的言论。

一个老河兵手听了这话,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水流的反冲力,一定会将石头下面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穴,(石下的沙坑)越冲越深,延伸到石头(底面)一半时,石头必定倒栽在坑穴里。像这样再次冲击,石头再次(向前)翻转。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兽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兽,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按照他的话,果然在几里外寻到了(石兽)。那么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例子很多,怎么能只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臆断呢?

【重要问题】

1、本文选自《 》,作者是 ____(清代) ____(人名)。

2、关于如何寻找石兽,从事情的结局来看,寺僧、讲学家,都不及老河兵有见识。你从中悟出怎样的道理?

寺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的看法。由此可知,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3、 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先判断其在河中,结果是竟不可得,接着以为在河水的下游,依据是顺流而下,结果是无迹;讲学家判断其在埋没在河沙下或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理由是石性坚重,沙性松浮,结果是不可得;老水兵则判断其在河的上游或再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是因为石性坚重,沙性松浮……遂反溯流逆上矣,结果得于上流数里之外。

寺僧过高估计了水流的推力而忽视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讲学家则只注意到“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却忽视了水流的运动规律。只有老河兵根据实际经验,将石性、沙性、水流运动等因素全面地综合起来考虑,而做出了正确推断。作者由此感叹道:“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4、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示例1.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据理臆断”;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情况,以及三者之问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

示例2.因为学者只会片面想到石头和沙子的特点,而没有想到水冲击的力量,做出的判断自然是荒唐的;而老兵根据实际的经验,将石头、沙子的特点,和水流运动等全面综合考虑,因此“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

5、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 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6、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

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

7.为什么只有老兵提出正确的办法?老河兵能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老兵提出了正确的办法。

8.文章中两次写到“笑”,你怎样理解其中的意味?

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 “能究物理”,嘲笑别人不懂得推究事物的道理,笑别人不懂得这方面的知识。老兵的“笑”,因为自己富有实际的经验,笑讲学家“据理臆断”。

9.如何理解庙僧、讲学家、老兵这三个人物形象?

庙僧:考虑不周,忽而原地打捞,忽而沿河而下,他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

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他代表的正是“据理臆断”的态度;

老兵: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10.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哪些人是怎样“据理臆断”的?

庙僧:以为水往下流动,就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是“据理臆断”;讲学家根据“石性坚重,沙性松浮”的理,就做出“湮于沙下,渐沉渐深”的判断,也是“据理臆断”。

11. 联系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一” “其二”的具体内容。

“其一”是指只考虑到石头和沙子的性质(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其二”指还需考虑到水的冲击会掏空石头下面的沙子, 从而让石头翻转,离开原来的位置,朝水流相反的方向移动到上游去。

【中考链接】

【语段一】

(甲)一老河兵闻之,……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① ,为之伺察。或微闻人声,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

后乡人益巧设诡计,以中雁奴之欲。于是先视陂薮② 雁所常处者,阴布大网,多穿土穴于其傍。日未入,人各持束緼③ 并匿穴中,须其夜艾,则燎火穴外,雁奴先警,急灭其火。群雁惊视无见,复就栖焉。于是三燎三灭,雁奴三叫,众雁三惊;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互唼④ 迭击之,又就栖然。少选,火复举,雁奴畏众击,不敢鸣。 乡人闻其无声,乃举网张之,率十获五而仅有脱者。

……冯生工属文尝为《雁奴说》,叹其以诈相笼、以祸相嫁也,其言日:“奚独雁哉,人固有之,李斯秦之警也,赵高诈燎而胡亥击之,国入于汉;陈蕃汉之警也,曹节诈燎而孝灵击之,家获于魏。由是观之,可不为之大哀邪!” ——宋祁《雁奴后说》

注:①瞑,通“眠”。②陂薮(bēi sǒu),陂,堤岸、湖边。薮,湖泽通称。③緼,乱麻绳。④唼(shà),水鸟吞食声。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

①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 ②须其夜艾( )③阴布大网 ( ) ④叹其以诈相笼( )

11.翻译下面的语句。(2 分)

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

12.两文分别讽喻了什么现象?(2 分)

13.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2 分)

【答案】10.①依照 ②止,尽 ③暗中,秘密 ④笼罩,捕捉。评分:每小题 0.5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11.不久什么也没看见,群雁就认为雁奴毫无根据地乱叫。评分:大意及关键词语翻译正确得 2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12.甲文讽喻教条、孤立、静止地看待事物以至“主观臆断”的现象;乙文讽喻只看表面现象不辨真假、良莠以至以怨报德的现象。评分:每个方面 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13.①借事说理或寓理于事。作用:能使读者于生动具体的事件中领会作者所阐释的道理,更加发人深省,更具说服力。②叙议结合。作用:使读者既能获得具体的感受,又能获得理性的感悟,进而更加深入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评分:答对其中一种得 2 分。共 2 分。写法、作用各占 1 分。意思对即可。

【语段二】

【甲】河中石兽(文略)

【乙】杜处士好画:蜀中有杜处士①,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②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③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④入两股间,今乃掉⑤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注解】①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②戴嵩:唐代画家,韩滉弟子。③拊:拍。④搐chù:收缩。此指“夹”。 ⑤掉:摆动。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2分)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阅。(2)一日曝书画 曝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2)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12.结合语境,用自已的话说说下列句中“笑”的具体原因。(4分)

(1)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2)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

13.结合文本,谈谈你读了甲乙两文后分别得到的启示。(4分)

甲文: 乙文:

【答案】

10.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经历 (2)晒

11. 翻译(4分,每小题2分)

(1)它的反冲击力,一定会在石头下方迎水面冲刷沙子形成坑穴。

(2)蜀地有个姓杜的读书人,喜欢书画,(他)珍藏的书画要用百来计算。

12.(4分)(1)讲学家笑找石头的人弄不清沙轻石重的性质,不在原地找,而是顺水而下去寻找。

(2)牧童笑杜处士珍藏的斗牛画把尾巴画错了。斗牛时牛的尾巴应当夹在两条大腿之间,而画家画的牛的尾巴却是翘起(摆动)的。(意思对即可)

13.(写出启示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言之有理即可。4分。)

甲文示例:(1)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1分)计学家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作出了错误的判断。(1分)

(2)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1分),老河兵熟悉河流,富有实际经验,所以能作出正确的判断。(1分)

乙文示例:(1)做什么事都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1分)戴嵩画画,没有仔细观察斗牛,而是想当然认为斗牛时牛的尾巴是翘起(摆动)的,所以画错了。(1分)

(2)要注意观察生活,向生活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1分)牧童天天放牛,注意观察,一下子就看出画的错误。(1分 )

(3)要注意细节。(1分)戴嵩作为大画家,忽略了细节,把斗牛的尾巴画错了,所以遭人嘲笑。(1分)

【参考译文】四川境内有姓杜的读书人,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有成百件,有戴嵩画的一幅斗牛画,他特别喜爱,用锦囊装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翘着尾巴斗角,画错了啊!”隐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

有句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男奴,织布应当去问婢女。”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

【语段三】【甲】河中石兽(文略)

【乙】伊犁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一佐领①日:“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特汲须修绠②耳。知古称雍州土厚水深,灼然③不谬。徐舍人蒸远曾预斯役,尝为余言。此佐领可云格物④。蒸远能举其名,惜忘之矣。后乌鲁木齐筑城时,鉴伊犁之无水,乃卜地通津⑤以就流水。余作是地杂诗,有日:“半城高阜半城低,城内清泉尽向西。金井银床无用处,随心引取到花畦。”记其实也。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八)

注:①[佐领]地方官员。②[绠(gěng)]绳子。③[灼然]明白清楚的样子。④[格物]推究事理。⑤[卜地通津]选择了渡口为城址。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 一寺临河干 干:(2)乃卜地通津以就流水 就:

1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特汲须修绠耳 静以修身 B.蒸远能举其名 有仙则名

C.不知其二者多矣 其真无马邪 D.棹数小舟,曳铁钯 曳屋许许声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伊犁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

15.【甲】文中老河兵正确判断出石兽的位置,【乙】文中佐领准确找到水。阅读两文,说出他们 能够解决问题的共同原因。(2分)

16.【乙】文中“半城高阜半城低,城内清泉尽向西”一联诗句使我们了解了乌鲁木齐城水源的走向源自于地理特点,由此你想到的能体现某地区地理或物候情况的古诗文语句是 “”(1分)

【答案】

12.(1)河岸 (2)靠近 13.D(2分)

14.(1)怎么能被突然上涨的河水带着它离开原地呢?

(2)伊犁城中没有井,(当地人)都出城从河中取水。

15.示例1:他们都能根据丰富的实践经验,运用逻辑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作出合理推断。

示例2:甲文中,老河兵有多年治河经验,他合理分析了沙、石、水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石兽逆流而上的结论;乙文中,驻守伊犁的佐领了解当地情况,合理分析了土、树、水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此处有水可以打井的结论。

16.示例1:门前流水尚能西 示例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语段四】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12分)

【甲】《河中石兽》

【乙】余十一二岁时,闻从叔灿若公言:里有齐某者,以罪戍黑龙江,殁(mò死)数年矣。其子稍长,欲归其骨,而贫不能往,恒蹙(cù)然如抱深忧。

一日,偶得豆数升,乃屑以为末,水抟成丸,衣以赭(zhě红褐色)土,诈为卖药者以往,姑以绐(dài欺哄)取数文钱供口食耳。乃沿途买其药者,虽危症亦立愈。转相告语,颇得善价,竞藉是达戍所,得父骨以箧负归。归途于窝集遇三盗,急弃其资斧,负箧奔。盗追及,开箧见骨,怪问其故,涕泣陈述,共悯而释之,转赠以金。方拜谢间,一盗忽擗(pǐ)砞mò(捶胸顿足)大恸曰:“此人孱弱如是,尚数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自命豪杰,顾及不能耶?诸君好住,吾今往肃州矣。”语讫,挥手西行。 其徒呼使别妻子,终不反顾。盖所感者深矣。(纪昀《阋微草堂笔记》)

2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湮于沙上( ) ②不亦颠乎( ) ③虽危症亦立愈( ) ④终不反顾( )

23.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求之下流,固颠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转赠以金 扶苏以数谏故

C.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归途于窝集遇三盗 D.以箧负归 负势竞上

24.翻译下列句子(4分)

(l)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2)此人孱弱如是,尚数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白命豪杰,顾及不能耶?

25.你从这两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

【甲】文的启示:____

【乙】文的启示:____

【答案】22. (1)埋没 (2)通“癫” 疯狂 (3)即使 (4)回头看(共 4 分,每空 1 分)

23. C(2 分)

24. (1)按照他的话,果然在几里外找到了(石兽)。 (2 分,意近即可)

(2)这人如此孱弱,尚能历尽艰辛,到千里之外寻找父亲的遗骨。我这个堂堂男子汉,自命英雄豪杰,反而做不到吗? (2 分,意近即可)

25. 【甲】文的启示:“遇到问题,如果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主观臆断,就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甚至闹出笑话来”或“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 (1 分,意近即可)

【乙】文的启示:“做人要尽孝道”或“有志者事竟成”或“做好事与尽孝道都能够感染影响别人”等等。 (1分,意近即可)

【参考译文】:我十一二岁时,听从叔灿若公说:老家有个姓齐的人,因犯了罪,被罚往黑龙江戍守边关,已经死在那里几年了。他的儿子长大后,想把父亲的遗骨迁回老家,可家境贫寒,不能如愿,为此,他终日忧愁不已。 一天,他偶然得到了几升豆子,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他把豆子研成细末,用水抟成丸,外面挂了一层赭石色,看上去像是药丸。 然后,他带着假药丸,谎称卖药的奔赴黑龙江,一路上,就靠骗几文钱糊口。 可也怪了,沿途凡吃了他的药的,即使是重病也会立即痊愈。 于是人们争相转告,使他的药卖出了好价,终于,他靠着卖药的钱到达了戍地,找到了父亲的遗骨,用一个匣子装好,然后背着匣子踏上归程。 归途中,他在丛林里碰上了三个强盗,慌忙之中,丢弃了钱财,只背着骨匣奔跑。强盗以为匣子里装有宝物,就追上去抓住了他。等打开匣子见到骨骸,感到十分奇怪,就问他是怎么回事。 他哭着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强盗听后,深受感动,不仅退回他的财物,还赠了他一些银钱。 他急忙拜谢。 忽然,一个强盗顿足大哭道:“这人如此孱弱,尚能历尽艰辛,到千里之外寻找父亲的遗骨。 我这个堂堂男子汉,自命英雄豪杰,反而做不到吗? 诸位保重,我也要到甘肃去收父亲的遗骨了。”说完,他挥了挥手,奔西方而去。 他的同伙呼喊他,请他回家与妻子告别,他连头也没回,这是被齐某之子的行为深深感动了。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