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清气劲,直而不挠;凛乎有岁寒之操”,此诗句描写的便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清官包拯。他以清正廉洁之名留名青史,凡是提起清官,必会想到包拯,他的成就可谓是巅峰造极,一生断案无数,获得百姓的爱戴与皇上的赏识。
但他的家庭生活却并不如事业这般如日中天,甚至可以说是命运多舛,儿子和孙子都相继在他之前去世。人到晚年之时,眼看就要面临绝后的境地,但如今包拯的后人却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这究竟是为何呢?
清廉之官
包拯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出生,28岁考中进士,出任建昌知县。他是北宋名臣,一生刚正不阿,不附权贵,在政治上大有作为,屡次升迁后,至监察御史一职。在这个岗位上,他建议重文轻武的北宋加强军事训练,提高军费投入,练兵选将,充实边备,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发言,文官当道的政坛当中,少有人能为武将发声,由此也可以看出,包拯在朝堂上的作为并非从自身利益出发,而是以国家大局为重。
他曾担任三司户部判官以及多路转运使,负责把守国家经济要道。在任职期间,他深入民间,积极发现经济问题,寻求正确对策,曾请求朝廷准许开通食盐买卖,之后他被提拔到知谏院,在这里他勇于上谏,知无不言,多次弹劾朝中违法乱纪的权贵,请求皇帝矫正自己的行为,为国家社稷考虑。
包拯在为官之路上做到廉洁公正,不慕权贵,也正因如此,他的为官之路可以说是屡次升迁,仕途较为顺利。包拯处理案件时铁面无私,丝毫不顾及私人情感以及对方的身份地位,断案思路清晰,判决结果英明果断,能够深入百姓之中,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替势单力薄的百姓申诉不平。
公堂之上,他一张黑面庞吓得罪犯屈服自首,额头上的一弯弯月似乎又是指引百姓的明灯,在京城中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说法,由此可见,包拯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清官代表,后人亲切地称他为“孝肃公”或“包公”。
坎坷的家庭生活
包拯娶过两妻一妾。他的第一任夫人是李氏,贤惠能干,为他操持内务,但不幸的是,李氏身体条件较弱,嫁给他一年之后便红颜早逝,两人之间生死相隔,李氏也未能给包拯留下一儿半女。在李氏去世之后,包拯将妻子董氏迎娶进门,董氏是贤德之人,作为儿媳,她孝敬公婆,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作为妻子,她相夫教子,解决家庭内务,还能够帮助包拯排忧解难,是他的贤内助。
董氏与包拯成亲后,两人育有一子两女,长子名为包繶,但天有不测风云,包繶的身体在年少时便出现了难以根治的病症,21岁那年,他因病去世。儿子的离开对于包拯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是他无法承受的打击,母亲董氏更是伤心难抑,一病不起,包繶的妻子崔氏悲痛欲绝,年纪轻轻就面临守寡的惨境,但她没有倒下,反而比之前更用心地承担起照顾公婆的重任。
儿媳的孝顺被包拯看在眼里,在与妻子商量之后,两人决定劝说崔氏回到娘家,寻一个良人改嫁,为自己的后半生早做打算。正在此时,崔氏的母亲听闻消息后,也想把女儿领回家去,毕竟崔氏年轻貌美,守活寡的日子比想象中的更难熬,但当他们把这个决定告诉崔氏时,崔氏却拒绝了,在史书中记载道“蓬首雨泣,以死自誓,遂尽志以孝养”,她泪如雨下,坚持要侍奉二老直至晚年。
看到她有如此决心之后,包拯夫妇感动得泪流满面,也不忍心再将她赶走,便准许她留下来一同生活,崔氏以女儿的身份照顾包拯夫妇,同时抚养她和包繶唯一的儿子包文辅,单亲妈妈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但崔氏并没有放弃,一家人之间相互帮助。但天公不作美,儿子包文辅在五岁那年突然夭折,先是儿子去世,再是孙子早夭,对于包拯一家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伤痛。
人丁兴旺
包文辅死后,包家的香火意味着就此中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的事业到了包拯这成为一个难题,难道真是应了 “忠孝两难全”那句话吗?但如今我们却能看到包拯的后人遍布全国各地,人丁兴旺,这其中缘由几何呢?我们前文说到,包拯一生中有过两妻一妾,所谓人丁兴旺的原因便是因为他的侍妾孙氏。
包拯在经历过生活的大风大浪之后,心情低落,每日埋头案间,脸上再无一丝笑容,59岁那年,包拯将自己的妾室孙氏遣回娘家,但他却并不知道,当时的孙氏已经有孕数月。儿媳妇崔氏无意当中得知了姨娘有孕的事实,便经常在暗地里接济她的生活,对她百般呵护,在崔氏的悉心照顾下,孙氏产下一子,这个消息让崔氏看到了包家香火延续的希望。
上天眷顾包拯,令其晚年得子,60岁的包拯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喜出望外,看着咿呀学语的小婴儿,包拯给他取名为包衍。晚年弥留之际时,包拯将年幼的包衍叫到自己的病榻前,对他表明了自己的寄托和期望,“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此乃历史上著名的“包公遗嘱”,这样的家训一直督促着包衍成长,使他成为贤德之人。
包拯去世之后,养育包衍的重任落到了儿媳崔氏的肩上,崔氏将全身心投入到对包衍的教育当中,教导他要成为像父亲一样清廉的百姓父母官,包衍不负众望,承父遗志,在政绩上大有作为,为官之路通途坦荡,受到百姓的爱戴。一直养育他长大的崔氏,在民间有着“长嫂为母”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皇帝诏封崔氏为“永嘉郡君”,以褒奖她的感人事迹。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