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读什么拼音_抗怎么读_抗读音

唐太宗世民大帝之像

抗读音_抗怎么读_抗读什么拼音

魏洗马之像

抗读什么拼音_抗读音_抗怎么读

抗读什么拼音_抗读音_抗怎么读

抗怎么读_抗读什么拼音_抗读音

抗怎么读_抗读什么拼音_抗读音

抗读音_抗怎么读_抗读什么拼音

抗怎么读_抗读什么拼音_抗读音

抗读什么拼音_抗怎么读_抗读音

抗读音_抗怎么读_抗读什么拼音

抗怎么读_抗读音_抗读什么拼音

是月,征又上疏曰: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太宗手诏答曰:省频抗表,诚极忠款,言穷切至。披览忘倦,每达宵分。非公体国情深,启沃义重,岂能示以良图,匡其不及!朕闻晋武帝自平吴已后,务在骄奢,不复留心治政。何曾退朝谓其子劭曰:“吾每见主上不论经国远图,但说平生常语,此非贻厥子孙者,尔身犹可以免,”指诸孙曰:“此等必遇乱死。”及孙绥,果为滢刑所戮。前史美之,以为明于先见。朕意不然,谓曾之不忠,其罪大矣。夫为人臣,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为治也。曾位极台司,名器崇重,当直辞正谏,论道佐时。今乃退有后言,进无廷诤,以为明智,不亦谬乎!危而不持,焉用彼相?公之所陈,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必望收彼桑榆,期之岁暮,不使康哉良哉,独美于往日,若鱼若水,遂爽于当今。迟复嘉谋,犯而无隐。朕将虚襟静志,敬伫德音。

此疏应该与上疏一同观看,共同研读,才知道魏征进谏的体系。

君主自然承天景命,取天下之时,都是谨慎而恪守君道,然则一旦成功,德政日衰。善始者特别多,而善终者鲜矣。魏征感叹到,“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取之有余而守之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呢?一句话概括之,“殷忧必竭诚以待,得志则纵情傲物”。接下来,千古名句喷薄而出,“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试问这样的话语,明君如何不喜欢纳谏?如何不心服口服?如何不深思己行为以照贤良?

严酷刑罚责罚,威风怒气恫吓人,只能使人图求苟且免于刑罚,却不会怀念君王的恩德。表面上态度恭敬,心里却不服气。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君臣之间,也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孩子的教育尤其如此。如果我们经常用责罚的方法寻求孩子的配合,那么表面的顺从不能解决内心的反抗,到青少年的阶段,会全部反馈出来。到时为时已晚矣。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著名的载舟覆舟论,其实源自于《荀子》,说明了人民是决定国家兴亡的主要力量。荀子一书,充满了唯物主义和民本主义的光芒,值得好好研读,用心汲取营养。

此疏劝谏的核心十思,穿越千古,仍旧震撼。“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魏征说的这十思,不仅对帝王治国理政有意义,就是普通人,也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为人处事之营养。

人的欲望是驱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此话另一方面也可以说,过多的欲望,不仅摧毁了自然,更是将人推向了无穷的深渊。须知物欲无穷,而人道却可控之。女星如赵薇,不知物欲之可怕,反以物欲横流之。更可恨的是,物欲面前,国家之大义早已抛诸脑后,其所作所为,客观事实上,已经属于中华民族的败类之流,这样的人,在滚滚历史洪流中,只能作为历史的腐殖质而在滔滔江水中四处奔流。

骄傲自满的时候,要有海纳百川的度量。此思对我们最大的现实意义就是,要谨记骄傲自满的时候,也就是败亡的开始。“满招损,谦受益”,这话一点也不假。骄傲自满了,不同意见很难听进去,一意孤行的时候多了,总以为自己能力强,不如自己人的话不必要听。千方百计以自己的方式处理事情,而不遵循道,最终自己会栽大跟头。

此十思,加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让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这样之后呢,就形成了“文武争驰,君臣无事”的局面,管理的极高境界出现了,君主也不需要代下司职了,可以尽情享受巡游的快乐,也可以像神仙一样颐养天年,像虞舜一样快乐地弹奏琴瑟,采用无为而治就可以使民风淳朴。

应该说,魏洗马的这两篇疏字字珠玑,深入思考了为君之道,说明了明君与暗君、草创与守成、败亡相继之根源。昨日我就纳闷,为什么圣明之主如世民者,竟然没有反馈。今日才知道是自己浅薄了。以太宗之英明,如何能无动于衷呢?

太宗的手诏写的极为感人、深刻、高贵。先表彰了魏征的上疏,“省频抗表,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太宗批览忘倦,每每到夜半时分。说明两点,一是魏征写的好,二是皇帝用功用心。说魏征如果不是关心国家政务,竭诚忠告,怎么能提出这么深远的谋略,匡正我李世民的不足之处呢?然后以晋武帝为例,谈出何曾这个人。前史都赞美他,说他有先见之明。因为他退朝后对儿子说,我每次见到主上,他都不讨论治理国家的长远打算,只说些日常事物,这不像是能把江山传给子孙的国君,你们这一代还可以幸免遭遇天下大乱。然后又指着几个孙子说,到你们这辈必定会遭遇乱世,并在战乱中丧命。后来他的孙子何绥果然死于滥刑。因此史书都称赞他有先见之明。

而英明神武的世民大帝则不然,认为何曾不忠,并且罪过很大。大帝说,“夫为人臣,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然而何曾虽然位极三公,应该“直辞正谏,论道佐时”,然而他是怎么做的呢?只在退朝后发表议论,在朝堂上并不直言谏诤,史书把这样的言行看成明智的,这不是太荒谬了吗?世民大帝的见识果然不同一般!

气愤的说出了“危而不持,焉用彼相”这样的话,这样的话也只有帝王才会说出来。毕竟帝王是需要揽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但是危而不扶的英才,焉敢用之?

魏大人所陈述的建议,使世民明白了自己的过失,要把它经常置于案头,时常提醒自己。让“康哉、良哉”的盛世颂歌,不仅仅出现在虞舜时代,君臣如鱼水密不可分的情景,在当今出现。世民大帝仍然希望魏大人“犯而无隐”,他将虚怀静心,随时准备听取魏征提出的宝贵意见。这就是世民大帝的胸怀,这就是世民大帝的魄力。

君臣之融融,盛世之昭昭。一个强盛的大唐缓缓向我们走来–不仅是经济的繁荣、诗歌的兴盛,更兼有政治清明、国力昌盛。这才是我们喜欢的大唐,我们追求的伟大复兴。

抗读什么拼音_抗读音_抗怎么读

抗读音_抗怎么读_抗读什么拼音

抗读什么拼音_抗读音_抗怎么读

抗怎么读_抗读什么拼音_抗读音

抗读音_抗怎么读_抗读什么拼音

抗怎么读_抗读什么拼音_抗读音

抗读音_抗读什么拼音_抗怎么读

逍揺子2022年3月15日写于陋室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