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按:关注汉字部首研究很长时间了,阅读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为此下了很大功夫,制作了《说文解字540部首讲解》视频合集。部首作为汉字的基础构件,对于理解汉字字理构造以及用来检字,都有重要意义。那么在汉字部首是怎样由造字字原发展成为检字法的呢?我写这篇文章就是要结合自己的思考,试图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字原部首和检字法部首的区别

笼统的说字原部首着眼于意义和形体,意义是根本。这样的部首目的是在于探索本义。而检字法的部首着眼的形体和意义,形体是根本。这样的部首是为了快速找到需要查找的字。

于的部首_部首月的字_部首土的字有哪些字

我们不妨举出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两者的区别。

1.字原部首:㫃,是旗子的象形。检字法部首变为:方,《说文解字》认为是并船,古文字学者认为是耒。与旗子义无关。

2.字原部首:高,象台上有层楼之形。检字法部首变为:亠。没有实际意义,针对亭、亡、享、京、齐等字。

3.字原部首:员,《说文解字》释义为 :物件的数量。从贝口声。检字法部首变为:口。声旁作了部首。

二、部首的来历和回顾

部首,凡是对汉字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它是汉字的基础构件。换句话说,部首是汉字的底层构形结构和表义结构,可以认为千千万万个汉字均由部首组合而成。

你可以把部首理解为积木中形状各异的一个个小块,选择不同形状的小块,通过不同空间放置,就可以组合出千变万化的形体。部首就如同一个个积木小块,也可以组合出各种汉字的形体。

因为部首有如此重要的基础地位,所以常常被称之为字原、字根,这些部首字成熟的甲骨文字起已经存在。不过由于汉字发展中的构字理据,字形书写不同,不同的的字形,部首的数量并不确定不断。

根据学者研究甲骨文的部首大概有148到240之间多少的不同,因为各自分类标准不同,出现这种情况在所难免。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谈论的部首,都是着眼于汉字的形体和意义两者的结合,这与下文谈到的仅依靠字形的检字法不同。

部首的概念来自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许慎抓住汉字以形表意的根本特点,将9353个汉字,用540个部首进行串联。如同丝线串起珍珠一般,将看似杂乱无序的汉字群,转换为有条理的单元集合体。

部首月的字_于的部首_部首土的字有哪些字

这不仅需要对汉字结构有敏锐的观察力,更需要对汉字的产生和演化有足够深刻的洞见。许慎出于对圣贤经典的高度尊重,着力探索汉字造字的本义,具体到一笔一画。他创造性的阐释了“六书”的含义,使“六书”成为分析汉字结构的经典范例,影响至为深远,至今仍在使用。当然,“六书”学说并非完美,如假借举得“令长”二字实为引申。尤其是他关于“转注”解释,令后世人理解歧义,纷纭莫定。

综上可知,部首是基于汉字的构造特点,从中提出的具有造字功能的共同构件。将这些构件加以分类,就形成了汉字的基础构件——部首。部首是汉字构件中不可拆分地有意义的基础构件。不管当初的造字者是否意识得到,部首都是为着造字而服务,如同英文的26个字母可以组成数以万计的单词一般。许慎用540个部首,把天地万物分为540个类别,于是世界在人的眼中就变的更加清晰和便于描述了。

三、许慎540部首分类存在的问题

但是,万物都在变化,部首自然也不会例外。许慎所标举的540个部首,仔细分析会发现一些问题。

1.有36个空部首。所谓空部首,就是只列出部首,而没有属字。比如一些干支字和数字。

2.有些部首只是笔画,属字很少,这些抽象符号,很难明确具体的含义。比如:丨,也就是竖笔,被解释为上下通,并且从上往下与从下往上的写法,分属于不同的读音,让人很是困惑。但恰恰就是这些无法确定意义的笔画部首,正是后世以形为主的检字法的滥觞。

3.叠文的存在,让部首变的重复而庞杂。比如:木与林。艹与茻。鱼与等。虫䖵蟲等。其实这里也有许慎进退失据的情况,既然叠文可以成为部首,但是戈部下就有戔字,而耳部下就有聶字,他们都没有成为部首。

4.部首方向反转后可以成为另一个部首。比如:从与比,身与㐆。但是卩部下却有一个㔿字,就是反卩。

5.《说文解字》中从禽、禹、万(萬)中归纳出了一个厹部,其实这个部首只是小篆字形讹变得来,并没有这样一个构件。许慎无意中做出了一个以形归部的检字法部首的例子。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困扰着540部首的具体分类。一方面肯定有重复,可以删减合并。另一方面,似乎也可以有新的部首加以补充。不过,我们应当看到许慎的540部首,是着眼于分别,只有事类稍有不同,尽管一个部首下没有属字,他还是要分。另外,必需注意540这个数字的来历。这个数应该与阴阳五行有关。因为阴数6为大,阳数9为大,而10代表满数,同时也是轮回的象征。因此6×9×10=540。也就说这540部首也有拼凑之嫌。

四、阅读文献并不一定需要掌握以部首为基础的构字理据

许慎创立汉字的540部首分类,着眼点是通过字形结合意义,探求每个汉字的本义。造字固然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却是用字,这或许比造字更重要。因为汉字作为汉语的载体,自产生以来,除了本义,产生了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甚至还有感情义,象征义等非常复杂。

部首月的字_于的部首_部首土的字有哪些字

我们所熟知的古文中的一词多义就是这样。在阅读古代文献时,我们往往并不会用到一个汉字的本义,多用它的引申义和假借义。作为阅读者,通过部首有时可以知道这个汉字属于哪种义类,其确切的含义非要通过专门的字书查询不可。

许慎依据字形对于汉字的分析,固然有理有据,但是对于使用者而言,不了解本义也往往并不影响他的阅读。况且并非人人都能做到许慎那样高的文字学学养,在文献中只要知道常见义项,一般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我们并非贬低探究本义的价值,更不是说探求本义一无是处,而是要强调,对于一般的读者而言,汉字只是能表达某种含义的符号,读者看到的是这个字可以和其他字区别开来,明白它要传递的意义就可以了,至于它为何要这样写,或者他的造字理据如何,并非是理解文本的必要条件。

五、汉字的隶变,使字形的符号化加剧,部首的表义性进一步减弱

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一般来说古文字形保留着较多的构意信息,这也是追溯汉字本义需要古老字形的原因所在。当时时光的流转,难免使文字变得鲁鱼帝虎,面目全非。甲骨金文,象形、会意表现的非常明显,到了篆文象形意味就减弱了。为了字形的整齐,还出现了所谓省形和省声。

尤其是到了隶书阶段,汉字有小篆的屈曲线条转化为笔画,字形也从树立的长方形,变成扁方之形,这里就出现了字形笔画、构件的混同、分化、讹变现象,部首的表义性进一步减弱了。

正如高亨先生所说:

文字之变迁当于篆、隶之间分界。自篆而上,形义无不相合,自隶以下,形义大多相离”(《文字形义学概论》)

比如:

1.奉、春、秦、舂的上部本是不同的结果,在隶书中就变得的模一样了。

2.舟、肉两部首与月部混淆。胳、膊,都是从肉之旁,而不是月。服,是从舟字旁,也不是从月旁。

3.隆,本从从生、降声,在隶书中降字右下角的㐄被讹变为生上多一横的字形。也就是说㐄变成了一。

4.从心旁的字,因为位置不同,被分化为心、忄、⺗。比如:怂恿、恨、恭等。

这里必需提到一本字典《玉篇》,这是南朝梁顾野王编纂的第一部楷书字典。顾野王结合汉字的字义(包括本义和常用义,书中大量引用了《说文解字》的内容),对汉字部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

于的部首_部首土的字有哪些字_部首月的字

这部字典解释了汉字的常用义项,使用了大量例证。在部首选取上他沿袭了《说文解字》部首的分类,但编排顺序与《说文解字》完全不同,基本上是按照部首意义,集中排列的的。《玉篇》虽然删减了《说文解字》的一些部首,但是也加入新部首,但是由于囿于《说文解字》的部首框架,总部首数反而比《说文解字》增加2个,即542个。

真正的检字法的部首的成熟则要到明代梅膺祚《字汇》的出现,他才真正按照以形检字的方法,突破汉字以形表意的束缚,为了检字的方便,将540部首合并删减为214部,并且每部中的字是按照笔画多少,由少到多排列,并为后代的《康熙字典》所沿用。

时至今日,我们的汉字检字法部首界定为201个,与《字汇》有一脉相传的关系。史存直在《谈谈怎样改良“部首检字法”》中指出:

“自前清末年以来,先后提出的各种新检字法,虽然为数不少,但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新检字法真正胜过了旧传的 214 部部首检字法。在人们提出新检字法的时候,总是把旧传的部首检字法说得充满了毛病,可是说也奇怪,这一套被大家认为充满了毛病的旧检字法直到今天也还未被新检字法所代替。”

最后,需要指出的作为检字法的部首和以字原以形表义的部首,大多时候两者是同一的,两者是继承的关系,比如从木、从艹、从氵、从土、从火等等的部首,从古至今都是表意的。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