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重庆开州北部的大巴山脉旁,有几个小村落坐落在当时还名为和谦乡的一个小山沟里。当时这里的交通还不是很便利,人们出行十分困难,家庭条件都非常紧张。就在这半山腰处,住着一户人家。
这家人姓林,生活条件也异常的艰苦。远远望去,这半山腰处的带着雨棚的石屋,几乎就是这家人的全部财产了,可谓家徒四壁。
石屋的主人叫林作喜,他与妻子二人长期生活于此,以务农为生。但山中土壤贫瘠,收成也不是很好。这里的生活条件虽然不是那么的富足,但夫妻二人恩爱,也自得其乐。
艰苦的条件,没法阻止两个相爱的人。1990年,他们的女儿诞生了。父亲给他取名叫林小兰,小名林兰兰。由于老年得子,加上生活的压力,林作喜夫妇不敢奢求二胎。
在他们心里,林小兰就是自己唯一的子女,他们对这个唯一的女儿寄予厚望~可是,随着女儿的诞生,生活的负担也越来越重,甚至吃一碗热腾腾的白米饭,也成了一家人的奢望。
六岁的林小兰,到了读书的年龄,林作喜夫妇深知再穷,也不能穷教育,便送她去五公里外的小学读书,村里的会计得知此事,便给林小兰改了个学名:叫林应兰。
女儿有了书读,一家人也欢欢喜喜,虽然日子清贫,但只要有知识,就能改变命运,林作喜夫妇卖力的工作,只为能给这个清贫的家庭带来一点改变。
也正是这年,原本充满着生活希望的林家人,却收到了一个改变他们一家人命运的噩耗….
女儿放学后,一直没回来…五公里的山路,六岁的孩子一般一个多小时就能走完,但天都快黑了,还是不见女儿的人影。
谁也没能想到,这五公里的山路,女儿走了一个多小时,二林作喜夫妇,却走了23年…
一、追寻半生,23年时光只为寻找走丢的女儿
得知女儿失踪,夫妻俩心急如焚,沿着山路,挨家挨户地搜寻女儿的踪迹,一直到凌晨,也没有半点人影。夫妻俩四处打听,总算是从好心人处得到了线索——女儿上了去万县(现在的万州)的大巴。
得知线索,林家人立即动员全家四口在周边的县市展开地毯式的搜索,他们不仅去了隔壁的万县,因为害怕线索有误,还去了茂县,云阳等地展开搜索。
中途他们还报了警,民警得知这个消息,也很快分派人手帮助林家人寻找失踪的林应兰。但是,在当时交通和通信都不方便的1996年的重庆山区,寻找一个年仅六岁的小女孩,无异于大海捞针…
在民警的帮助下,夫妻二人还是没有找到林小兰。但他们并没有放弃,他们回到家中继续打听线索。听到哪里有孩子走失,或者哪家突然多了一共年纪相仿的小女孩,他们都去看看,生怕漏过任何一个可能性。哪怕千万分之一的几率,他们也不愿意放弃。
由于心思一心放在照顾孩子身上,夫妻二人为数不多的积蓄也消耗殆尽。
为了维持生计,更是为了找到女儿,夫妻二人不仅是在田间地头干活,地里的事情忙完了,还会去城里的工地干活,一边补贴家用,一边在城里打探女儿的消息。
刚开始由于农忙,只能冬天出去找女儿,找不到,又继续回来干活,积攒积蓄准备下一年继续找。
再后来,林作喜夫妻也想明白了,不能一直呆在山沟沟当中务农来找女儿。他们放弃了老家的农田,来到城市打拼。但二人又没什么文化,只能去工地上班。
从此之后,二人基本上只在工地了,他们赚到了钱,就立马出去找女儿。除了打工生活,夫妻二人的生命只剩下找女儿,他们为此去了很多地方,几乎是跑遍了全国各地,
这一找,就是二十三年。打工,赚钱,找女儿,找不到,继续打工,赚钱,找女儿。夫妻二人的执念,就这样一直持续,二人半辈子的光阴,都在寻找女儿的路上…
期间,由于多年寻找无果,林作喜的妻子备受打击,还得了“疯病”。用林作喜的话来说就是“怄成狂”。
二、事出转机,所长接力,宝贝回家
2018年,皇天不负有心人,寻女的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
“是一位叫做唐清明的派出所所长,是他建议我去做DNA的撒,就是那个入库”
面对记者的采访,文化程度不高的林作喜,却清晰地记得这位“恩人”的名字。
“我记得他的名字嘛,三点水加三横,下面一共月字,明是一共日一个月嘛。是他建议我去和谦乡弄嘛”
23年飞逝而过,当年的和谦乡,现在早已升级为镇。不过林作喜却还是没习惯改口
唐清明的这一高招,入库入网,为后来的后来的女儿回归,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后来宝贝回家的志愿者,正是凭借着这一信息,找到了他们的女儿。
后来唐清明调离和谦镇派出所。林作喜的希望,就全部寄托在这位新来的涂姓所长身上“涂所长还专程找到我,做了不少笔记嘛,他还说会尽力调查,确实是帮了大忙”
林作喜说到此处,也异常激动。“是要感谢他们嘛,两位所长,不然女儿我们估计老死都找不到咯!感谢国家和政府!”
三:驱车千里,见面一小时。夫妻二人心愿已了
2019年8月3日,在众多好心人的努力下,林小兰终于回家了。二十三年的时光,走丢的不仅是女儿,更是夫妻俩的时光。
岁月的侵蚀加上对女儿思念成疾,夫妻二人如今已垂垂老矣,林做喜已经65岁,妻子比他年长5岁,70岁的高龄。可二人看起来却比同龄人更为沧桑。
枯黄的脸颊,干瘦的皮肤。邻居们都说:“他们都是被命运折磨得”
为了寻找女儿,他们花光了积蓄,为了寻找女儿,他们用了几十年的光阴。为了寻找女儿,他们也没有再要一个孩子的打算。
这次林兰兰回家,乡里邻居得知了消息,一个个都十分的激动。他们自发地为林作喜庆祝,为了见证这几十年来之不易的团聚,他们都聚集在镇上,只为见证林家人的团聚
2019年,依旧是那个23年前的小山村,重庆开州北部的一个小山沟,半山腰上面的林家石屋,此时已挂满横幅——欢迎林兰兰回家。
林兰兰是小名,这么多年了,林作喜还是以小朋友的口吻称呼女儿,在他看来,女儿的年龄,永远地停留在了走丢的那一年…
这个家徒四壁的石屋,第一次迎来这么喜庆的画面,乡亲们都敲锣打鼓,鞭炮齐鸣。林作喜的女儿回来了,他们也感到由衷的高兴。
23年过去了,门前正在修缮的石板路代替了当年的泥泞小路,一直能通到乡镇,林作喜看着眼前的一幕,回忆起了以前的点点滴滴。
他告诉记者:“当年就是这条路嘛,全是泥,下雨天走路难得很。她那么大一个娃娃,才六岁,走到学校要一个多小时,走丢了,怪不得她嘛”
林兰兰现在住在河北邯郸,膝下已有一对儿女,与丈夫生活和睦,全家幸福美满。这次回到重庆与亲生父母相聚,是丈夫与他两位亲戚一起来的,他们从河南过来,驱车一千多公里,却与林作喜夫妇没有相聚很久。
林作喜夫妇与林兰兰真正坐下来好好说话的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林作喜夫妇没有和女儿说他们这些年来是如何寻找她的,如此辛酸的过程,他们独自承受就足够了。
他们与女儿聊到现状,得知女儿如今生活幸福美满,他们内心的石头也算落地了。正打算问起外孙女,孙子的情况时。河北邯郸的亲戚打来了电话,说外孙,孙女身体不适。
二十三年时光,驱车一千多公里,仅仅一个多小时匆匆会面,林兰兰和亲戚就要走了
记者问道林作喜“这么短时间,不感到遗憾吗?”
林作喜没有怪女儿来去匆匆,他泪水长流“怪她做啥子,几十年都过去了,现在知道她过得好,不就是我们这些父母的愿望嘛”
老人的语言很朴素,但也很真挚。
这些年来,老人们无数次地寻找,为了找到自己的女儿,甘愿放弃一切,不也正是希望自己的女儿幸福快乐吗。
四:一碗米饭骗进麻袋,千里走河南
虽然林作喜终于找到了女儿,一家人终于是团聚了。但这个故事还是有很多疑点:当初林兰兰究竟是怎么走丢的呢?为什么林作喜夫妇找了23年也没找到?
而这些疑点,最终也是由当事人做出了回答。
林兰兰回忆起当年走失的情景,当初就是被一碗热米饭骗走了。
“他们告诉我,外面的世界很好玩,大米饭更是吃不完,当时家庭条件很苦,从小就饿怕了。我想也没想,就跟那对男女走了”
“为了一碗米饭,我可以说背叛了父母,他们先将我带到家里住下,说是过几天风声没有这么紧了再带我去城里”
过了几天,林兰兰的父母还到这对男女家中问了情况。但此时的林兰兰却想起了这对男女对说的话,就没有出声与父母相认。
“你想要进城,就不能出声。要是让你父母知道了,就不能去城里吃好的穿好的了”
这对男女还给了林兰兰一大碗香喷喷的米饭。
林兰兰后来回忆道:“那碗米饭我至今都忘不了,特别的香!”
这户人家有两家房子,父母在焦急的询问这对男女的时候,林兰兰就在隔壁屋里面吃大米饭,根本没有想过跟着父母回去。所以他一声不吭。
吃完饭后过了几天,这对男女便把林兰兰装进了麻袋背上火车,来到了城市。
见识了城里面的好生活,林兰兰更是不愿意再回去自己在重庆那个山沟沟的家当中了,几经辗转,林兰兰最后来到了河南自己的养父家中。
对于自己的家乡,当时年仅六岁的林兰兰记忆有限,她说:“我家是住在在山上的,从山上下来走完石梯就是马路,一边是街上,一边是大河,很宽的河,河上没有桥,要渡船才能过去。”
结语:
现实远比任何小说与戏剧更加荒诞。因为它可以不讲逻辑。
林作喜夫妇寻找了23年的女儿,当初竟然仅仅因为一碗大米饭,就“背叛”了自己,跟着陌生人远走他乡。
更荒诞的是,当初自己挨家挨户去搜寻线索,谁又能知道自己心急如焚寻找的女儿,居然只与自己一墙之隔。却因为被米饭与城市生活所诱惑,没有出来与自己相认。
年幼的小孩或许不太懂事,他们不懂得父母得感受,只知道眼前的香喷喷的大米饭是自己这辈子没吃过的美食。
现在我们的视角来看,为了米饭抛弃家人,这或许是荒诞不羁。但就从前的时代而言,一个重庆的山沟沟当中,吃不起米饭的人大有人在。无知的孩童也不过为了能让自己填饱肚子。如今,鲜少有闻孩子为了温饱而离家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社会的全面进步。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